1 / 12
文档名称:

“因声求气”.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因声求气”.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9/27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因声求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因声求气”
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火遍全国,在中学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朗读热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以为这是极振奋人心的事。可热潮退去之后,我们的朗读又当何去何从呢?恐怕还是要回归朗读的“大本营”――语文课堂。然而,当前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教人不忍直视,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愿意“读出来”,甚至已经“读不出来”了。
朗读,为什么要求“读出来”?从词源的角度看,“朗”是明朗的意思,引申为声音洪亮,因此“朗读”指的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现代汉语词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默读。”[1]朗读和默读是语文课堂阅读的两种主要形式,默读是不动嘴唇,不出声音,眼与心结合的阅读;朗读与之相反,除了眼与心的结合,还有口与耳的搭配。默读是隐性的,其效果难以检测;而朗读是显性的,朗读得好不好,一开口就知道,加之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准确率,读出文字背后的深刻意蕴,所以语文课堂更重视对学生朗读的要求与指导。令人悲哀的是在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读出来”的时候,又怎么要求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呢?本文试图用历史溯源的方法,找到朗读的理论基础――“因声求气”,然后借鉴现代朗读美学的观点,以教材文本为例,践行朗读技巧,期盼能有效改善当前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悲惨”现状。

一、“因声求气”理论的历史轨迹
诗赋文章是中国文学的正宗。上古时期,《诗经》就有了“兴观群怨”的作用,士人之间也形成了“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的意识。不管是诗、赋、文章,当时人们就意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诗大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人们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情,可总觉得这还不足够,还要把文字形式的诗歌咏出来,甚至还要一边歌咏一边手舞足蹈。孔子晚年也做了大量这样的工作,“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把“诗三百”都合上音乐,不仅使它们“合韶武雅颂之音”,更方便了他的诗歌教学,因为通过诵读、歌唱的方式,学生学起来就高效多了。上古人们对诗歌“讽诵”的重视,是“因声求气”理论的先行者。

中古以来,以刘勰为代表的的文学批评家,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大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因声求气”理论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文心雕龙?知音》载:“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刘勰提出“情动而辞发”,“情”指的是作者内心的感情,当作者的感情需要表达时就写成文章,读者也可以根据文辞来读出他的感情。但古人大多遵循“写情宜隐”的原则,把自己的感情埋得较深,浅尝辄止的阅读是很难体会的,所以古人才强调多读、熟读,通过反复的阅读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后来,韩愈的《答李翊书》、柳宗元的《与韦中立论师道书》都提及了他们学****古人读书的方法,韩愈的《进学解》则更为直接:“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的教学方式不仅是朗读,还是合着节拍的吟诵,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地去体会文章里隐晦的思想感情。
近古之后,在朱熹的影响之下,最终在桐城派“领袖文坛”的时候就形成了“因声求气”的完整理论。朱熹有很多独特的读书方法,他提出,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训学斋规》)。“暗记”是默读,“字字响亮”则要求大声地朗读,二者之差别在于前者“牵强”,后者具有“自然上口,永远不忘”的效果,朱子之言虽有夸大之嫌,却也不无道理。清代桐城派在朱子的基础之上不仅明确指出了朗读的重要性,更提出了朗读的具体方法。姚鼐认为:“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但若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读古文务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终为门外汉耳。”(《与陈硕士》)刘大魁进一步提出,反复诵读就可以达到一种“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论文偶记》)的奇妙效果。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奇妙的效果呢?稍晚的姚鼐之门人梅曾亮阐述得很具体,他说:“夫观文者,用目之一官而已,诵之而入于耳,益一官矣。且出于口,成于声而畅于气。夫气者,吾身之至精,以吾身之至精御古人之至精,是故浑合而无有间也。”(《与孙芝房书》)较之默读,朗读不但增加了感官感受,而且当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读时,还能融作者、读者、作品三者为一体,更好地把握作品深奥的意蕴。

二、“因声求气”理论的名家实践
“因声求气”式的朗读方法究竟有用么?答案是肯定的,相关的人物事迹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