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文化自信不仅在于.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化自信不仅在于.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0/8/13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化自信不仅在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化自信不仅在于他在他的著作《设计中的设计》中曾说“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就像一个杯子是用来盛水的,追逐它的本源目的,才不会被现行的构造和趋势所禁锢,只要你设计的物品可以盛水就可称为杯子,这样你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他所推崇的就是RE-DESIGN。原研哉,人们称他为“大师”,并不是因为某件作品,而因为这些作品背后的理念。“RE-DESIGN”这个词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重新设计”,就是重新面对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事物,从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寻求现代设计的真谛,给日常生活用品赋予新的生命是我真正感兴趣的课题。对我来说,从“无”开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加是一种创造,而且更具挑战性。“RE-DE-SIGN”这个词,也包含了把社会中人们共有的、熟知的事物进行再认识的意义。也就是说,在“日用品”这个题目的设定中,不去追求那些奇异的事物,而是从人们所“共有”的物品中来提取价值,用最自然、最合适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设计”这个概念。原研哉日本中生代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设计领域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横跨空间到平面实践整体设计的方向。在梅田医院指示标志设计画中,则表现出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停地被发现和拓展。“奇怪”的设计师说来很奇怪,原研哉从未设计过一件商品,但却在中国产品设计界被称作大师。“很多人称我是设计师,我个人觉得“设计师”这个词是从消费主义的角度来说的,我的工作并不是去做一件商品,因此,我不是一个设计师。对我来说,设计并不是你要卖东西,就把这东西弄的漂亮点的概念,不是这样的。我们活在环境当中,然后从环境之中所获得的智慧。这些智慧传到今天,变成人类的一种共同的价值。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全球人对这种价值产生认同。我现在做的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传达的工作,也就是让设计慢慢的渗透到人的感官当中去,让人有所感觉,而不仅仅是被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世界化的设计,在原研哉心目中,是不存在的、是不合逻辑的。“日本的设计就永远是日本的设计。就以MUJI为例,永远都不会由一个日本品牌变成世界品牌。总共6000多个项目的MUJI,都是由当地拥有共通语言的设计师,以当地人的生活模式及习惯为基础而完成的设计。作为一个有悠久设计历史的国家,我们并不热衷于成为全球化的一分子,过分单纯化的普及是我们必须努力避免的。”“MUJI虽然在产品外观上简单、朴实,但是我们并不是要倡导极简的设计风格,而是要表达一种“空”的理念。以日本的传统房间模式――和室来举个例子,和室的面积不大,坐三、四个人进去就会差不多有点挤了,房间没有任何装饰,只有那种带挂轴的画,还有插花。我们在这个空间招待客人、喝茶。这种装饰非常少的空间可以让你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变得敏感。如果在茶杯里面放进去两片樱花,你就会产生正坐在樱花树下喝茶的感觉。那个让你产生想象力的地方就是空的空间。它跟简约是不同的。”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心的建立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日本也是如此。我年轻的时候去了欧洲,一开始觉得什么都新鲜,令人兴奋的。但慢慢地我发现,日本自己的东西有些更棒。只有看过了,才会冷静地回头比较不同文化的优缺点,之后产生文化自信心。现在的中国和80年代的日本很像,需要一个过程来建立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何况中国的文化真的有很多特别棒的地方。日本的现代设计对传统文化保护很好。日本的文明发展本身就是建立在大量借鉴外国文明基础上的。日本人不会完全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推断别的文化,而更重视对其本身的了解。文化只有具有原创性和本土性才会被别人接受。MUJI这样典型的日本设计可以在世界其他的地方被接受,其实也是跟设计的文化有关系。“我个人认为,文化只有具有原创性和本土性才会被别人接受。比如中国的北京烤鸭,有很多外国人喜欢吃,他们喜欢的就是地道的北京做法,中华料理不同于西餐的地方才是吸引他们的原因,如果为了让欧洲人喜欢把它用西餐的做法来处理,那么结果就是外国人又回去吃西餐了。设计也是这个道理,试想一下意大利的设计变成了北欧的风格那将会多么可怕?保持原创性不代表扼杀异类,不同文化固然应该多做交流,往来的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