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教育改革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改革建议.doc

上传人:小雄 2020/8/15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改革建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教育改革落实建议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人才工作,计划把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从广大人口向广大人才转变,实现国家发展转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重点是教育,教育才能培育大量所需人才。但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填鸭式教育方式还很普遍,倡导多年的素质教育并没成为主流,今年国家推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耍(2010-2020年)》,广积民智,提出了很全面的教育改革规划,但怎样落实该规划,取得实效,能真正承担中国发展重任,乃是重中之重。要落实教育改革,关键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分析出改革阻塞点并克服之,形成“大江东去”之势,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育是系统工程,从纵向来说,自优生、胎教开始,一直到人最终逝世,教育相伴终身;从横向来说,教育并不仅仅是学堂教育,教育是包含--个大环境,它包括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自我教育环境等,全方位的覆盖。因此首先,我们应该从医药卫生开始抓起,尽量减少新生儿缺陷比率,同吋注重生育及胎教等知识教育普及,让广大准父母受到教育真正做到优生优育,国家应提供尽量多的支持,如怀孕期间要普及补充叶酸与钙等物质,防止发育不良或畸形。我国政府现在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是新生儿出生后已实行免费接种部分疫苗等,这一阶段,关键是普及科学知识为先导,让社会与家庭都行动起来,从物质扶持、科学教育普及方面为孩子打好基础,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明天,家长生的孩子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宝贝,也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宝贝。孩子出生后的教育更重要,我国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做过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杲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一段时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必须要密切关注和把握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医院孩子一出生或孩子一回到家里,由医院、社区、村委会及相关专业部门给家长进行个别教育或集中教育,怎样开发孩子智能、怎样喂养孩子等等。国家应该在各地和中央成立专门的专家委员会及相关机构,有专人从事儿童教育开发工作,形成儿童教育科技制高点,社区、村委会等再借此大力帮助家长实践普及,最终由点带动面,全方位的提高儿童教育水平,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目前家长很溺爱孩子,培育知识缺乏,导致出现草莓80后与脑残90后现象。同时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处于粗放模式,没有教育量化标准与教育考核耍求,国家投入也不够。孩子7岁左右开始正式入学,我国目前家长比较典型的是以下二种态度,一是听话,听老师、家长话,老老实实学习,二是让孩子参加这个兴趣班,那个特长班,把孩子搞得够辛苦的。同时学生升学的压力很大,老师家长都很努力的向学生填充知识。这些都是不太正确,甚至很大程度上是有害的。学住教育培养最重要占第…位的是能力,第二位是兴趣习惯,第三位才是知识。老实听话是没办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力的,参加兴趣班却缺乏相应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反而常造成拔苗助长的后果。教育如只填充知识,就象授人以鱼却没有授人以渔,最常见的后果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