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有关情况综述与思考
一有关语文命题的几个问题
●一、试卷的编排顺序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取消了第一卷、第二卷的分法,但是试题内容的安排顺序基本上是按照2006年的试题的模式编排顺序,考生不会感到陌生。取消了第一卷、第二卷的分法后,主观题、客观题混编,但在试题及答题卡上都很明显地表示出来,没有给考生答题造成了不方便。在分值的安排上,选择题占33分,主观题占117分,与2006年高考语文广东卷完全一样。这样的安排符合考生的做题稳过渡。
●有关语文命题的几个问题(续1)
二、在试题的内容安排上,散文阅读与话题作文仍然出现在试卷上,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散文阅读与话题作文已经考查多年,考前估计要改变的声音很强,但是保持了散文阅读和话题作文这两个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了命题平稳过渡的指导思想。
●有关语文命题的几个问题(续2)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平稳是基础,但又在多个地方作出了变化,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具体体现如下:
,而在文体的分类上,把高中生需要掌握的常用文体归纳为记叙类文体、论述类文体、实用类文体三大类,课程标准的这些精神在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具体体现在:增加了选考的内容,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部分,考生选择其中
●有关语文命题的几个问题(续3)
一类来作答,两类的分值都是15分。而对论述类文体的考查则放在必考部分,分值18分。这样三类文体的考查都体现在试卷上。
,但今年选择了《聊斋志异·郭生》作为阅读材料,这段阅读材料既有文学性又与史传材料在行文上相类似,很好地突出了文学性,但又与以往的选材习惯作了很好的衔接。
●有关语文命题的几个问题(续4)
。这有利于了解命题的意图,便于评卷组更好地制定评分细则。同时也把能力考查的信息传递给中学师生,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发展等级”部分作了比较大的改动,把原来的12个发展点改为4个评分点,而且分成4类,与基础等级很好地衔接起来,评卷老师普遍认为更符合中学学实际,更容易操作。
●有关语文命题的几个问题(续5)
从答题的情况来看,试题总体难度适当,基本没有科学性的错误,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
试题的总体难度适当。主观题部分,,,第10、11题,,第14、15题,,第16、17、18题,,第19、20、21题,,第22题,,第23题,,第24题,,难度控制得比较好,除了选考部分外,难度比较接近。而两组选考题的难度偏难,但两组题之间的难度又比较接近,可以看出来命题专家对难度的控制是费了功夫的。
●有关语文命题的几个问题(续6)
比较好,除了选考部分外,难度比较接近。而两组选考题的难度偏难,但两组题之间的难度又比较接近,可以看出来命题专家对难度的控制是费了功夫的。
●有关语文命题的几个问题(续7)
从考生的答卷情况来看,考生的平均分有了明显的提高。2006年主观题共117分,,而2007年主观题部分总分仍然是117分,,。考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初步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成效。在考生总数增加较大的情况下,全省平均分仍然有较明显的提高,实属难得。
二有关各题的命题情况及考生 的答卷情况
下面分题来分析评价一下各题目的命题情况及考生的答卷情况。
第一大题(1---4小题)
第一大题共4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4小题分别考查了语文基础知识中的语音、成语、词语辨析、病句辨析4个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