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
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
“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课程介绍
“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课从安全教育、诚信教育、时事政策、综合素质等角度切入,注重大学生政治素质、专业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石、达到打造大学生优良品质、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实现特色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本课程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有利于指导学生在人才规格上完成由单一的“学习型”向“应用型”、“复合型”的转变,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激发学生追求知识、技能、创造性学习的热情。
安全教育、诚信教育、时事政策、综合素质四部分的主讲人均为高级政工师,四部分分别由保卫处处长徐清波、学工部党委书记陈连胜、学工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王本锦、学工部部长黄娜主讲。
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
大学生安全知识
主讲人:徐清波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
《大学生安全知识新编》
主编万德义张俊生徐清波
(以姓氏笔画为序)
军事宜文出版社出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开设了“大学生安全知识课程”。学习本课程对于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防范各类案件、事故和抵御非法侵害的能力,乃至对大学毕业以后的工作与生活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衷心希望当代大学生能成为具有现代安全观念、掌握全面安全技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担负起应尽的责任。本课程共讲授四个单元。
安全是永恒的话题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安全需求与生理需求一样是最基本的需求,之后才是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等需求,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哲学家认为,一个人是一本书,主要写的是他如何避免各种不幸,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文学家讲,不幸才是真实的。
社会学家讲,各种不安全因素是现实存在的。
一个人一生都伴随着精神与物质层面的安全问题。一件不安全的小事就会在一定得时间内吸引你的全部注意力,甚至扭曲你的思维,在一定的空间引发混乱,从而阻碍或迟滞你向既定的目标行进。
一个人自身大处要有胸怀境界,小处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同时还要学会防范外部不安全因素的侵害。安全是伴随人们一生的永恒话题,任何人也无法回避,它会伴随人生的全过程。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第一节国家安全概述
第二节自觉维护高校稳定
第三节崇尚科学反对邪教
第四节依法对待宗教问题
第五节社团活动与社会公益活动
第六节提高防恐反恐意识掌握应对知识
第二章人身侵害及预防
第一节防伤害事故
第二节防抢夺、抢劫
第三节防女性伤害
第四节防斗殴(纠纷、寻衅滋事)
第五节旅途(游)与交通安全
第三章侵财案件及预防
第一节防盗
第二节防诈骗
第三节防敲诈
第四节抵制传销
第四章增强防火意识防止火灾发生
第一节火灾及预防
第二节火灾的扑救
第三节火灾中的逃生——自救和互救
第四节灭火器材及消防标志
第五节学生宿舍、实验室防火
第五章正确使用网络防止网络侵害
第一节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侵害及预防
第二节上网的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
第三节积极防范网络违法犯罪
第六章保持心理健康注意心理安全
第一节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心理健康标准
第三节心理调适与心理问题的预防
第七章自觉遵纪守法预防违法犯罪
第一节大学生违法犯罪主要特点和形式
第二节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
第三节牢固树立遵纪守法观念预防违法犯罪
第八章安全服务指南
第一节户籍与身份证的管理
第二节生活安全服务
第三节社会安全服务
第四节报案、报警常识
第五节常用急救知识
第一章
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本章课程要求学生重点了解国家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知识,理解我国宗教政策,认清
“法轮功”的邪教本质,提高反恐防恐意识。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不断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使命感,充分认识维护高校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一节国家安全概述
一、国家安全的含义
(一)国家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基本观点: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拥有一定领土、人口和主权,由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来统治的有组织的暴力机关。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国家是按地域来划分其国民的;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国家安全学中的国家是指作为主体的人民、人民赖以生存的空间(版图)和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或统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