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doc

上传人:2858045138 2014/5/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开始重点关注“有效”问题。怎样才算是有效整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推广有效整合?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话题。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现状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概述
当代基础教育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01年国家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程,二是2000年国家启动的“校校通”(教育信息化)工程,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此为契机,各地纷纷启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ITC)的项目,为此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希望能够通过改善硬件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效率。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模式、层次、策略、方法等探讨,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然而,在中小学实践层面上的课程整合却不容乐观,教师们最大的疑问就是:怎样的整合才算有效?如何才能实质性促进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发展?开发大量的课件、构建大量的资源库、提出大量的理论模型模式、配备大量的计算机、使用大量的信息技术、给学生灌输大量的信息就算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了吗?

有关文献显示,目前,有效整合、整合的有效性及其应用等问题在教育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国内学术界较早地提出有效整合问题的是何克抗、余胜泉教授。如,2005年,余胜泉从指导思想、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六个基本特征: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十点建议。
吴娟(2006)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科教师无所适从、整合资源缺乏、整合课就是公开课(评奖课)等现象,这些现象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具体实施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了如下对策。(1)绝对主导整合课的对策: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转变;(2)关注整合形式的对策:关注教与学的效果;(3)整合偏离学科教学的对策:围绕教学主题有效拓展;(4)整合资源瓶颈的对策:校本资源的积累与建设;(5)“把整合课上成公开示范课”的对策:向常态课转变;(6)关注个别学生的对策:关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7)课时数限制的对策:适当打破教学常规促进单元整合。
石巧珍认为,把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期望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如丰富的信息资源、全新的沟通机制和交互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改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方式等,从而发掘学生最大的学****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认为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中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合的效果。
2007年,胡中亚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应遵循的几项原则,即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创建“新型教学结构”;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并提出了有效整合的策略:即运用信息技术,解决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多种感官并用,提高学****效率;激发学****热情,训练创造性思维;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合作探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