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探讨.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探讨.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探讨
浙江省湖州中学(313000) 王永强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学习成绩将大幅度下降,甚至过去的优秀学生可能变为学习的中等或后进学生。为此,笔者结合高一实际,对初高中分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衔接,全面提高高一数学教学质量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难点

对高一新生来讲,各方面都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使有些学生产生了"松口气"想法,入学后紧迫感减弱了。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相当被动的局面。再加上高中数学的题型变化多端,以及多种函数的出现,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经常重复出现,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计算的技巧性强,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另外,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制约,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反而加大了。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上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并在课堂上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练习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度的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的高一新生一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多,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有时间要多看一些参教书。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连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平时在学习方面遇到问题要请教老师,多与同学探讨,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减轻精神压力。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矗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