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成都市金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都市金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上传人:suijiazhuang1 2020/9/22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都市金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8-3115:06:48文章来源:中国成都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从2006年到2010年,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金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四川省和成都市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认真分析县情的基础上,编制了《金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围绕构建沱江上游生态屏障,打造一流“花园水城”,基本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1】%,2005年达57亿元。%、%,、。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跻身于四川省13强、西部45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递增 %%,分别由2000年的6446元和2686元提高到2005年的9143元和3834元。2005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2、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的编制及修编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打造了迎宾大道、十里大道景观轴以及沿沱江、毗河、中河风光带,建成行政中心广场和商贸中心。实施了旧城改造工程、城区光彩工程、道路畅通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重点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沱江源头旅游区重点绿化、规范化路渠林建设、洁净能源推广、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重大工程,环境效益日渐凸现。县城赵镇,享有“花园水城”的美誉,荣获“200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省级文明县城”、“成都十大魅力城镇”。3、城乡统筹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确定“城乡一体规划,壮大支撑产业,建设现代农村”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思路,完善了推进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了推进工作协调机制和督查考评机制。制定了县、乡镇、重点村三个层次的城乡一体化规划,部署了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以建设现代农村为目标,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新村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制定完善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系列配套政策。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发展环境建设“三大工程”,城乡一体化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劳务开发取得新成绩,,。科技兴县战略深入推进,科技推广和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档案等事业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广泛性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图书和报刊总藏量不断增加,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探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协调推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巩固。4、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2001-,到位外资758万美元。重点产业化项目引资工作加强,电力能源、纺织、机械金属制品、食品等主导产业领域有 30多家中外企业落户金堂,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四川金堂工业园区和成都纺织工业集中发展区共 11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并纳入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工业点布局规划,两个区域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增强,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已新引进重大工业项目40余个。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成效显著,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造改组继续加强,乡镇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乡镇公共财政【 4】保障机制建立。探索并推进九龙滩灌区用水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二)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金堂发展将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有利于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都东北部次中心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加快推进城市化,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加快有利于深入推进工业化,成都金堂电厂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但是,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重大产业化项目偏少、城市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城乡转移就业压力较大、区(市)县竞争更加激烈等问题和挑战也将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存在和显现。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认真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