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同理心训练.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同理心训练.doc

上传人:yzhlyb 2016/4/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同理心训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同理心训练张宏哲教授辅大社会工作系一、沟通背后的动机或心态 A、掩饰自己的心意或意图,制造假象(可能影响沟通内容的可信度); B、攻击与防卫(可能影响沟通内容的可信度) C、自信心 D、角色、转移、反转移 E、男女差别:工具性和报告性对谈(竞争;解决问题、之事探讨) vs. 表达性(友谊;情感、经验分享) 二、受协助者在辅导面前可能会有的心理反应(请学员脑力激荡) 三、同理心训练 A、同埋心的定义:正确敏锐地洞察案主的感受、赋予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表达这种洞察使案主能够感受到。应避免被案主表面的形象或行为所欺骗,避免诠释。 a、营造倾听、接纳、温馨、和尊重的态度,使对方愿意表露感受、表达看法; b、进入对方的感受世界、站在对方的立场体会和了解对方其所表达; c、将自己的了解表达给对方知道。 D、一种生活方式与同情心、分析、批判、建议、急于解答、急于忠告有别( handout1 沟通障碍) 有同理心无同理心同情心 、温馨、信任 ;争辩 、忠告、欲影响对方 、否认自己的感觉辅导的情绪和对方一致(同理则着重了解、不至于失去客观与冷静) B、为什么要学习同理的反应: 1、强化双方的关系(因此可以回去教导契友或家庭如何表达同理心;可用在小组过程中) 2、和对方维持心理接触(当下) 3、愈同理,对方愈能够自我表露,愈了解对方的问题(正确评估) 4、处理当下会谈中呈现的障碍(案主看表、案主随便转换主题、生气) 5、使对质更容 C、学习辨识自己和他人的感觉或情绪 a、区分该有感觉和实际的感觉;应该的感觉从何而来?两者之冲突行何而来?冲突造成哪些身心的反应?个体如何解决冲突?当对方和自己的感觉冲突时,身为辅导的你会如何处理?(练习一) 实际的感觉应该的感觉(理性、道德规范、忠告) 、好困 、天有冷,希望早点钻进被窝 、真不想去团契、反正很无聊 ,打起精神吧 ,多学学蚂蚁吧 ,老爸会不高兴的 b、辨识各种不同的感觉和感觉的语汇(练习二: hand-out2-3 情绪字眼) c、建议:大声朗诵熟悉之,内化成为自己的,以助辨认自己和他人情绪。 D、情绪反应的类型:强度与正负向(属于稳定的人格倾向,你妳偏向哪一型?) 强烈的负向的(愤怒、敌对、恨意、生气)(快乐、兴奋、雀跃、信心十足)正向的(乏味、失望、难过、无助)(安静、平淡、满足、怡然)微弱的 E、聆听与观察: a、辨认感受之情境 b、感受: 语文讯息: 非语文讯息: 语音消息:声调、音量、速度、语气动作讯息:表情、手势、眼神、姿态、生理反应(请问:语文、语音、动作何者是最强有力的表达工具?) c、推测与观察行为背后的感觉(适时查询以印证是否正确;避免草率,否则沟通即刻受阻)(练习三:察言观色)。 d、肢体语言的配合( hand-out4 ) F、将对方表达的情绪反映给对方 a、参考格式:『你觉得』;『听起来』;『您好像』;『我听到的』,『您好像觉得』; 『你说的是』;『我体会到你的感受是』;『我觉得你感到』;『从你刚刚说的, 我的印象是』;『如果我有听清楚的话,你的意思是』;『你一定觉得』;『我听到你刚刚说』;『让我看看我是不是真的了解你的意思』;『我听到的有没有错,』(见 hand-out5 ) b、别忘了描述原因:你觉得_______ (正确辨认案主感受)因为_______ (正确描述案主提到情境或事件)。(为什么不直接说『我了解』就好了?为什么要说原因?) c、有时也可表达对方两相对立的感受:响应模式:你觉得____ ,却又(但是也) 觉得____ 。 d、时机:对方稍微停顿或谈话告一段落;避免打断沈思或重复对方的话;(请问是否有文化因素的考虑) e、原则: Ⅰ.深度:反映出对方的感受深度,太深不被接受,太浅不被了解; Ⅱ.意义广度:反映对方所要表达内容,不加入自己的意见; Ⅲ.措辞:以对方能够了解的术语; Ⅳ.口语和非语上均可表达;也可以针对案主的非口语行为表达同理; Ⅴ.表达要具体(不够具体的例子:你的情绪好像有点希腊或罗马的); Ⅵ.不失去冷静和客观; Ⅶ.有时即使技巧不佳,只要诚恳,对方也会感受到。(练习四) G. 简述语意:倾听对方话中意含,以简洁新鲜不重复的话回馈,使对方知道自已很专注、印证自己对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的了解是否正确。例子:青少年:说什么同甘共苦,说什么朋友道义,在我最需要帮忙的时候,个个都像乌龟一样的躲起来。辅导:他们那种前后态度的大转变,似乎给你很大的冲击, 让你有受骗的感觉。(练习五:简述或改叙) (练习六:同理心练习) H、同理心的层次与辨识层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