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10/5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一、 创设情境教学,请会折叠衣服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叠衣服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接着1、出示轴对称物体:天安门、飞机、奖杯、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2剪小树:通过不同剪法师生共同评价得出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的,所以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开,就是这棵小树了。这是本节课第一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后,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学生这次操作活动看似一次无目的操作活动,但要一棵小树甚至一个漂亮的窗花,不去寻找规律,也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学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对折起来再剪,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二、 动手画一画,折一折,通过把同学们看到的物体画下來得到下面的图形(天安门、飞机、奖杯等)进行分组操作讨论,得出结论一一图形对称后,两边完全重合了,从而得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是本节课的第二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导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探究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解释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统计》教学反思在二年级上册己经安排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学会了运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单、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因此,我在下册的这节统计课上,首先以让学生齐动手操作、与教师共同合作完成统计表与统计图为回顾旧知识的主要学习方式,做到与新知识的衔接。随之,引用兔博士的话“还可以用下页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导入新知识。在新授知识时我采用的是悬念式,即“你知道条形统计图是什么样子的吗?”来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随即我出示一张未完成的条形统计图的课件,再由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协力完成它,并让学生观察两个统计图,让他们自己发现异同,进一步深化知识。接着做课本的练习,以检测巩固。最后安排立一个课下调查活动,统计我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考虑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我将教材作了小小的改动,将调查中华小学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改成了调查我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我想进行与他们自身有关的学习活动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首先我以课件的形式出示了一张绚丽多彩的彩虹图片来激发起孩子们兴趣,并导入到课题。“彩虹的七种颜色中一定有你们最喜欢的对不对?”'‘想不想知道咱班到底有多少人和你喜欢同一种颜色?”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热情高了。为了让孩子的热情保持住,我又采取了用“贴橡皮泥”的方法来计数,具体做法如下: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我呢,非常喜欢紫色,我就把紫色的橡皮泥粘在黑板写有'紫'的地方,非常简单吧!”为了让孩子人人参与,但又为防止课堂纪律乱,我又采取分行的形式。通过孩子们课堂上的表现,发现孩子确实愿意接受又乐于接受。授课的大部分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共动,共同合作,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合作的力量。具体细节:在填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报数我在电脑前操作。这样做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具体更直接的看到图表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下将知识内化。但也有学生独自完成的学习活动,女口:自己动手完成象形统计图以及课本第52页的练一练,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行。同时又安排了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动脑想一想:用统计都可以调查(最想调查)什么?他们的想法可能很幼稚但仍需鼓励,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在课下实施。我的用意是让他们懂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小学生在理解概念时,往往难度较大。我就出示投影片,利用练习启发学生:从刚才找4的6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然后汇报。教师出示图表示,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数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让学生明确:因为每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因此,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时,主要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会用一般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过研究最小公倍数计算方法的算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列举法探索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及时巩固练习,有层次,有趣味。学生做全堂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还学到了哪

最近更新

行测 数量关系试题附答案(满分必刷) 107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说课稿 6页

行测常识判断之标题选择题答题策略附参考答案.. 79页

行测常识判断真题及答案【全优】 79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 3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含教学.. 10页

行测数量关系真题【名师系列】 107页

职业规划与个人成长 37页

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集及答案【最新】 105页

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集(轻巧夺冠) 106页

行测数量关系试题有完整答案 105页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标题选择题答题策略及完.. 172页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题集及一套完整答案 176页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题集附答案(综合卷).. 175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括文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74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括文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精.. 175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选择)历年真题试卷及完整.. 176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100题完整版 177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30题及一套完整答案 175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30题附答案(精练) 177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训练题库含答案(研优卷).. 170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题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能力提.. 175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逻辑选择题详解及备考及参考.. 176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逻辑选择题详解及备考附答案.. 176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176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刷题(考点精练) 17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4页

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 54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28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