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把握产业发展脉搏,寻找优势公司 ——2010年四季度LED行业投资策略
万联证券行业研究员:冯福来
二0一0年十月
主要内容:
LED产业概述
日本、台湾、韩国和中国LED产业发展情况
LED产业链分析
LED下游市场需求看好
LED供给:蓝绿芯片供应将大幅增加,价格存在下降压力
LED行业投资策略
重点公司分析
LED产业概述
LED 中文名称为“发光二极管”,是利用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砷、镓、铟、铝、磷)所构成的发光器件,其发光原理是对AlGaAs(砷化铝镓)、AlGaInP(磷化铝铟镓)及GaInN(氮化铟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施加电压,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发生复合引起光子发射而产生光。
LED 属于冷发光,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寿命长、无污染、反应速度快、色彩纯度高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背光源、照明、交通信号灯、仪器仪表、彩色显示屏、汽车等几大领域。
日本、台湾、韩国和中国LED产业发展情况
日本:全球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日本LED产业在2009年之前市场占有率都在50%以上,后来由于台湾厂商在全球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日本的市场份额受到侵蚀,到了2009年日本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下降到43%。
日亚化学(Nichia)、丰田合成(Toyada-Gosei)、Stanely和Citizen是日本四大LED生产企业,其中日亚化学是全球最早开发出利用氮化物制造蓝、绿光LED的厂商,目前为全球最大的白光LED生产厂商,拥有主要白光LED专利,连生产设备均自制自用。
2000-2009年全球LED市场分布情况
排名
厂商
2008
2009(预计)
YoY
1
Nichia
917
889
-3%
2
OSRAM
483
459
-5%
3
Samsung LED
188
450
139%
4
Seoul Semi
230
385
67%
5
Lumileds
423
370
-13%
6
CREE
297
370
25%
7
Everlight
288
298
3%
8
Stanely
300
243
-19%
9
Liteon
211
218
3%
10
Citizen
252
203
-19%
2009年全球HB LED封装厂收入排名(单位:Million USD)
日本、台湾、韩国和中国LED产业发展情况
台湾:LED产业重新走上快车道
台湾地区在1973年开始进入LED下游封装领域,LED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接近30年。20世纪80年代开始介入芯片领域,90年代进入LED外延片领域。
目前台湾是全球第二大LED生产地区,2009年全球的市场份额大约为25%。
根据PIDA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台湾地区上游外延片的产值约66亿元,下游封装产值约111亿元,并预计2010年外延片的产值将达到71亿元,同比增长8%,而封装产值为124亿元,同比增长12%。
日本、台湾、韩国和中国LED产业发展情况
韩国:LED产业的一匹黑马
韩国LED产业的发展时间远远落后台湾,2002年手机用LED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韩国厂商包括首尔半导体(Seoul Semiconductor)、Luxpia、Lumimicro、三星、LG才开始逐渐介入LED领域。
三星和LG等公司的手机、液晶显示器以及液晶电视都具有全球竞争力,较好的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
根据拓朴产业研究报告,2009 年韩国MOCVD 机器的数量为121台,预计2010年增加113台,总数将达到234台。
日本、台湾、韩国和中国LED产业发展情况
台湾厂商总增加机台/产能
韩国厂商总增加机台/产能
台湾及韩国厂商总增加机台/产能
2009年机台数
422
121
2010年新增机台数
137
113
250
2010年中大背光增加晶粒数(百万颗)
7700
6780
14480
2010年照明等其他应用增加晶粒数(百万颗)
14020
11300
25320
预测2010 年台湾及韩国晶粒厂MOCVD 机台数及产能扩增情况
日本、台湾、韩国和中国LED产业发展情况
中国:后起之秀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LED产业链已经日趋完善,企业遍布衬底、外延、芯片、封装、应用各产业环节。
2009年中国LED产业总规模达到827亿元,其中LED芯片产值达到23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25%;LED封装产值为204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10%;半导体照明应用产值达到600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30%以上。
我国是LED封装和应用大国,但是芯片制造一直是薄弱环节,2009年LED芯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达到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