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九章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ppt

格式:ppt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九章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ppt

上传人:幻影 2014/5/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九章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以减少各零部件摩擦表面的摩擦与磨损、带走表面热量,也带走零件磨损留下的磨屑,提高汽缸的密封性。此外,润滑油黏附在零部件表面上、还可以吸收冲击减小振动,避免零部件直接与空气、水和燃气等的直接接触,从而可防止零部件被腐蚀。在有些发动机配气系统上还能起到液压的作用。因此说润滑系统统同时具有润滑、散热、清洗、防腐、密封、减振和液压等作用。,各运动零部件的位置、相对运动速度、承受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等不同,对润滑强度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根据发动机不同运动表面的工作特点,润滑方式可分为压力润滑、飞溅润滑和定期润滑三种。。由薄钢板冲压而成,其与机体结合面加垫片和密封胶密封。,并以一定的压力压向各润滑部位。机油泵一般安装在曲轴箱内,由曲轴、凸轮轴或中间轴驱动。汽车发动机装用的机油泵主要有两种:齿轮式和转子式。1)齿轮式机油泵图9-1齿轮式机油泵的构造机油泵工作时,齿轮逆时针旋转,进油腔的容积因齿轮向脱离啮合的方向转动而增大,进油腔内因此产生一定的负压,润滑油便从进油口被吸入进油腔。随齿轮旋转,润滑油便经齿轮与泵壳间被带到出油腔。由于出油腔内进入的机油逐渐增多,其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润滑油便经出油口被压送到润滑油道中。齿轮泵所输出的油量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以保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所需要的油压。图9-3齿轮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2)转子式机油泵图9-4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发动机工作时,通过转子轴驱动内转子转动,同时带动外转子一起转动,在内外转子的转动过程中,转子每个齿的齿形齿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因此,在内外转子之间形成了4个互相封闭的工作腔。由于外转子总是慢于内转子,这4个工作腔在旋转过程中不但位置改变,容积大小也在改变。每个工作腔总是在最小时与壳休上的进油孔接通,随后容积逐渐变大,形成真空,把机油吸进工作腔。当该容积旋转到与泵体上的出油孔接通且与进油孔断开时,容积逐渐变小,工作腔内压力升高,将腔内机油从出油孔压出。直至容积变为最小,重新又与进油孔接通开始进油为止。与此同时,其他工作腔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工作过程。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吸油真空度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度好。安装在曲轴箱外位置较高处时,也能很好地供油。图9-,当发动机转速提高时,输油量增加,机油压力升高。为避免压力过高,在润滑油路中设有限压阀。当机油压力超过规定时,限压阀打开,多余的润滑油流回油底壳。;油道在汽缸体与汽缸盖上直接铸出或加工在一些零件内部,可分为主油道和分油道,主油道一般是指铸造在汽缸体例壁内、沿发动机纵向布置的油道,其他油道均为分油道。不同发动机润滑油管路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则相同。对于工作负荷较大的曲轴主轴径、曲轴销、凸轮轴径等采用压力润滑,其余部分则用飞溅润滑或者润滑脂润滑。,根据能够滤除的杂质直径不同可分为集滤器、粗滤器和细滤器,分别并联和串联在主油道中。1)集滤器集滤器多见的为滤网式,安装在机油泵的吸油口端,用于过滤较大的杂质。集滤器有浮动式和固定式两种。(1)浮动式集滤器。(2)固定式集滤器。图9-6浮动式集滤器图9-8固定式集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