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母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第5、6、7、8、9等几个自然段,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高大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在安排上所采用的对比手法,感受富有生活化的,略带夸张的语言风格。3、根据文章语言特色,设计几个语言实践训练题,增进理解、提高语言运用水平。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在结构安排上、语言风格上的特点。教学难点:完成课堂上的几个补充练习。学法:自读自悟,写下旁批,讨论、训练。教学过程:一、读词语课文大家都已经预习过了,这篇课文有很多京味儿很浓的词语,谁来读读看?出示:*欺侮  可恶侮是第三声,读得真到位,你带着大家读一下。恶是个多音字,要读正确,我们一起读还有这两个,谁来读读看。*一撮儿毛   挺着脖儿  1、儿化读到位,京味儿就出来了,谁能和他一样来读一读?2、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京味儿。*小疙瘩 小雏鸡1、谁来读读看。2、结起个小疙瘩,谁来读一读,读出轻声。3、放到课文中你能读正确吗?结是个多音字,这儿是第一声。谁来读一读? 二、读课文。过渡:看来啊,同学们都预习得很不错,打开课本,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这次读的时候,注意一下老舍先生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自读。2、谁来说说看,老舍先生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先是怎么样的,你再想想,谁有不同意见)板书:讨厌      不敢再讨厌3、那么,老舍先生用怎样的语言来写出这样的心情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段。)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可以看屏幕,也可以看自己的书,边读边想,哪个地方哪个词语最能表现老舍先生这种讨厌的?(自读)4、交流。1、(1)(第一句变红)不停的嘎嘎叫,就叫?你来读读这种“没完没了”讨厌的叫声。评价:你把这种没完没了读了出来。(2)是啊,前院是它的嘎嘎声,后院也是它的嘎嘎声,真是——(1人)引:没完没了。谁来把这种没完没了读出来。评价语:我发现你这个没完没了读得特别好;这个没完没了就这样完了吗?还要没完没了一些。(3)不管心情怎样,不管有没有理由,它总是嘎嘎地叫,这真是——引:没完没了。你来没完没了的叫一回。评价语:这个没完没了读得越来越好了(4)你看,上午是没完没了地嘎嘎叫,下午也是没完没了的嘎嘎叫,听得你怎么样?来,读好你的感受。(5)讨厌,你读得真好,把你的心情都读出来了,谁也来像他一样读读看,读好这个感叹号。(还原变黑)2、还有哪个地方也写出了这种讨厌?(变红第二句)预设1:把目光聚焦到如怨如诉。预设2:是什么样的声音,你找到了个这个词,还有别的词吗?我们来看这句话,这里有个词儿如怨如诉,(1)你知道怨是什么意思?诉是什么意思?这儿告诉还不够,是一种哭诉。谁来读好这个词儿?这么轻松啊,要扯长了声的,调子再长一点,感觉更好。(2)对呀,扯长了声,又好像在抱怨,又好像在哭诉,谁再来有感觉地读读这个词?(3)就像他们一样,带着这种感觉把这个词语带到这个句子中,自己读一读。能不能推荐一名班里读得最好的同学,把这种如怨如诉的感觉读给大家听?(4)听着他这如怨如诉的叫声,我就觉得这只母鸡可能是在抱怨公鸡在跟它抢食物,可能是对着主人哭诉它受到了欺负,也可能是抱怨大黄狗跑来他家捣乱,遇到这些事儿,他可能在抱怨些什么呢?(5)是啊,它就是这样如怨如诉,谁也扯长了声,来如怨如诉一回。    细声细气你读得特别好,你也来细声细气地诉说一下。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