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改善空压机油冷却器冷却效要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18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改善空压机油冷却器冷却效要点.docx

上传人:sunhongz2 2020/10/29 文件大小:1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改善空压机油冷却器冷却效要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改善空压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一、小组概况三车间QC小组成立于2003年3月,小组成员都是从事机械修理工作20年以上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小组的部分成员取得了中国质量协会 TQC基本知识结业证,其他成员接受TQC教育平均超过50小时。表一 小组概况简明表小组名称三车间QC小组成立时间2003年3月注册编号2003-26课题名称改善空压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课题类型攻关型活动时间2003年3月——10月小组人数5人小组分工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位或职称组长张长青男41高中机修组长组员严华龙男39中专机械修理工组员綦宏男41高中机械修理工组员姚善伦男38中专机修组长组员曹书祥男45高中机械修理工培训情况人均接受TQC教育50小时以上、选题理由三车间空压站的寿力LS25S-300HP型固定式螺杆空压机组承担着全厂的压缩空气供给任务。空压机正常运转时,当油气分离器分离出的润滑油温度超过77C时(通常情况下应能维持在94C左右),热力阀打开,油冷却器开始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的润滑油能够保证其参与压缩机主机热交换的能力。如果油冷却器冷却效果达不到要求,当油气分离器出口油温升到113C时,空压机就会自动保护报警停机。我车间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出口温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而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却不明显,由保养后正常油温至接近警戒温度的周期逐渐缩短,使得机器长时间工作在油温较高的环境下,长此以往,会大大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并影响到压缩空气的持续稳定供应。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就需要保证油冷却器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为了确保压缩空气供应,我们QC小组全体成员,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油冷却器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组织讨论研究,最后选择了改善空压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作为此次攻关课题,分析情况详见图一所示。三、现状调查实际工作中发现,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逐渐变差,冷却后的润滑油温度明显偏高,极易造成报警停机的情况发生,进而影响到正常生产。遵照厂部及车间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每月月末对设备进行全面的保养。我QC小组测量了压缩机3—6月的工作油温(每月5、15、25号各进行五次测量,取其平均值)见下表:表二QC前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出口旬平均油温表项目月份\上旬平均油温「C)中旬平均油温「C)下旬平均油温「C)%%%%从上表可以看出,每次保养过后设备的运行周期最多只有一个月,每到月末压缩机的油温都非常接近警戒温度。设备长时间工作在警戒温度的边缘,对设备的寿命和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也很难保障对厂部各部门的蒸汽供给。所以如何降低空压机油冷却器的油温,减低油温的增长速度是我们QC小组攻关的重点。四、确定目标值我们QC小组认真、反复地学****说明书和一些外协的资料,组织讨论、分析研究,决定利用现有的条件,改善油冷却器的冷却效率,争取有效减缓润滑油温上升的趋势,延长正常油温下的工作周期。%。%%%%%%目标现状口改前旬平均增幅口改后旬平均增幅图二QC攻关目标柱型图五、原因分析怎样才能使冷却器冷却的效果提高呢?首先我们分析了造成冷却器效果不好的原因,我们QC小组从人、机、法、环几个方面讨论、研究得出的结论,见因果分析图(图三)。机法责任心不强空压机油冷却器冷却效果不理想图三 因果分析图六、要因确认(一)01法打分:从因果分析图可以看出,可能导致空压机油冷却器冷却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多种,我们采取01打分法确定要因。表三01法打分表\流冷却器散热不良设备运行环境灰尘大维修保养方法不当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张长青1011严华龙1011綦宏1100姚善伦1010曹书祥1010合计5142(二)要因分析:从上面的打分结果可见,油冷却器的散热不良是导致其冷却效果变差的要因。为更准确的了解油冷却器的工作状态,找到问题所在,我们对油冷却器做了仔细检查。油冷却器图四 油冷却器工作示意图如图四所示,油冷却器内部由若干细铜管组成,细铜管内通冷水用以冷却流经管间的热润滑油,细铜管内冷却水的循环流动是否通畅直接影响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主要是影响热交换的效率,检查发现冷却器内的细铜管极易堵塞(主要是冷却水内的泥沙沉积所致),严重影响了热交换的充分进行,是造成油温过高的主要原因。七、制定对策热交换(或者说传热)有三种形式:导热、对流和辐射。对面式热交换器来说,换热的主要形式是对流和导热,对流换热量的计算式是: Q=aA(12—11),导热换热量的计算式是:Q=(入/8)A(12—ti)。在面式热交换器中的传热元件两侧都发生对流换热,元件体内发生导热,所以传热量:A(t2—t1)Q= =KA(t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