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股权激励目录总则 3第二章 决议、管理和实施机构 3第三章 股权激励对象 3第四章股权激励模式 4第九章在职分红股(虚拟股份) 4第十章在职分红股动态及转换机制 6第五章注册股 6第六章动态机制 6第七章退出机制 7第八章 其它尤其要求 7总则为了深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企业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激励对象实现企业连续、健康发展责任感、使命感,确保企业发展目标实现,***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依据《中国企业法》和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特制订《***企业股权激励制度》(以下简称为“股权激励制度”、“管理制度”或“本制度”)。本制度适用范围为***企业。本制度由企业薪酬和考评委员会确定,经企业董事会审核,由股东会同意实施。制订本制度目标:提倡个体和企业共同连续发展理念,促进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经过实现股东、企业和个人利益一致,维护股东权益,为股东带来连续回报;帮助经营管理层有效平衡短期目标和长久目标;吸引和保留优异管理人才、业务和技术骨干;激励并奖励业务创新和开拓进取行为,增強企业竞争力。制订本制度所遵照基础标准:共同目标,“***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公平、公正、公开;激励和约束相结合;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动态标准;兼顾过去,面向未来和发展。决议、管理和实施机构决议机构:企业股东会是企业股权激励制度最高决议机构,负责以下事项:同意《股权激励方案》、《股权激励管理制度》;变更、终止《股权激励方案》、《股权激励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企业董事会负责企业股权激励事项决议和管理,具体包含以下事项:审议《股权激励方案》、《股权激励管理制度》,并报股东会同意;同意《股权激励方案》或《股权激励计划》及其变更、终止;任命和撤换薪酬和考评委员会委员。实施机构:企业董事会下设专门机构—薪酬和考评委员会,负责具体包含以下事项:依据《股权激励管理制度》,拟订、变更《股权激励方案》或《股权激励计划》,并报董事会审核;依据《股权激励管理制度》、《股权激励方案》或《股权激励计划》,负责股权激励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对激励对象额度分配提议、企业目标制订及评价、个人目标评价及排名;向企业董事会汇报股权激励实施工作情况。企业监事负责对企业《股权激励方案》或《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进行监督。股权激励对象本制度股权激励范围:企业级部门经理以上关键岗位,其基础条件:入职六个月以上,并经过试用期考评。业务团体:事业部总经理及部门经理注:全部激励对象均由***企业薪酬和考评委员认定,董事会同意。有下列行为者不能成为本制度激励对象或取消权益(此条作为否决条件):严重违反企业价值观和规章制度;受贿、索贿,侵占、偷窃企业财务;泄露企业经营和技术机密;违反竞业严禁要求;严重损害企业利益和声誉其它行为;《中国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第147条要求任一情形。激励对象承诺:如在本制度实施过程中,激励对象出现第十一条要求情况之一,企业可立即取消其依据本制度要求全部权利,并不取得任何赔偿。第四章股权激励模式股权激励人员采取在职分红股(即虚拟股份),采取一三五方法,即十二个月授股,三年考评并分红,锁定两年,五年转为注册股,在职分红股受股方法为赠予。其中,人员首次在职分红股总百分比为20%,具体百分比由总经理确定,各人员具体额度由薪酬和考评委员会提议,董事会决定。股权激励对象范围及名单,须经过董事会同意,具体注册股实施计划,由董事会决定实施计划。股份考评和锁定待注册股根据各职位《在职分红考评表》要求进行考评,考评周期为-。-为待注册股实际数量锁定时。股份注册依据待注册股实际数量在6月以前完成注册。股份价格每股股价=企业净资产/总股本注册时间:锁定时完成后六个月内完成注册当考评期未结束或锁定时未结束时,企业准备上市,则根据已经完成考评计算注册方法本企业采取买一送一方法,根据注册股份时候每股股价进行注册。第五章在职分红股(虚拟股份)在职分红股激励,又称为虚拟股份激励,是指企业股东经过股东会或董事会和激励对象约定,在激励对象工作达成约定业绩时,激励对象享受按约定股数分享企业红利权利。从本质上讲,在职分红股激励属于企业股东采取附加条件赠予方法,在一定时限内让渡部分剩下索取权,而非完整意义上股权。持有在职分红股(虚拟股份)人员享受权利以下:在职分红股:已经确定授予激励对象虚拟股份产生分红归个人全部;表决权:无表决权;转让权:无转让权和继承权,离开企业后自动丧失。在职分红股分红考评期内岗位在职分红股分红及考评当年在职分红股总分红岗位在职分红股分红=考评当年在职分红股总分红=锁定时内待注册股分红,不用考评,等于股东分红。锁定时内待注册股分红=在职分红股考评在职分红股考评照各职位《在职分红考评表》要求进行考评(见附件)依据考评结果计算在职分红股实际股数利润分配机制甲方每十二个月利润70%留用于企业发展。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