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混凝土墙柱根部缺点(烂根)处理方法 
    为了降低质量缺点问题发生,最大可能确保、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现针对本工程局部墙柱底部缺点(烂根)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处理及预防方法。  
一、通病产生原因: 
1、模板下口缝隙封闭不严,造成混凝土跑浆。 
2、浇筑前未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3、墙柱模板底部木枋挤缝过多,造成混凝土吃模现象。 
4、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妥,造成混凝土离析。 
二、处理方法: 
1、在墙柱根部凿去微弱松散部分混凝土及松动石子,凿出一条U行凹槽。 
2、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槽内杂物,对钢筋表面进行除锈,数次洗刷直至洁净,湿润槽壁。 
3、在墙体根部斜支模板。模板支设要牢靠,预防混凝土强度未达成要求之前受到扰动。 
4、用粒径10-20mm细石混凝土(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进行浇注,仔细填塞、捣实。 
5、加强养护。 
6、混凝土强度达成要求后,拆除模板,将凸出多出混凝土进行剔除。 
三、缺点修补质量控制: 
1、在缺点修补施工前,施工人员应配合质检人员对缺点进行具体检验,认真做好缺点统计。 
2、严格根据“三检”制度对缺点修补每道工序进行检验,修补处理每道工序应有对应质量检验统计,上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不然,视为不合格,必需返工,不留质量隐患。 
3、对于关键部位缺点修补,应有质检员进行全程跟踪检验,以确保工程质量。 
四、加强预防方法: 
为确保工程质量,针对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我项目部将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技术指导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尤其注意以下几点: 
1、支设模板前将剪力墙部位杂物等清理洁净;模板拼缝严密,预防漏浆。 
2、严格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确保混凝土和易性。
3、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均匀浇筑一层50-100mm厚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或降低石子混凝土,以避免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石子落在下面,造成石子过多砂浆偏少现象。 
4、用木枋封堵模板底部缝隙时,控制混凝土“吃模”现象。    
                              
 蜂窝、麻面、露筋等缺点处理方案 
一、专题小组设置 
因为此次浇筑A~J轴二层梁板柱混凝土存在不一样程度蜂窝、麻面、烂角、漏筋及部分漏振等缺点。针对此情况,我项目部成立缺点专题整改小组,负责对缺点事件处理。具体以下: 
专题整改小组全权负责质量缺点方案编制及方案落实。 
二、施工准备 
 1、待拆模后对砼进行全数检验,拟修补墙、柱砼蜂窝、麻面、胀模等缺点部位,大小标识清楚,然后请监理业主进行确定。 
 2、对施工过程中使用架子、锤子、铁锤、吊锤、墨斗准备好。 
3、施工员对操作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4、施工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验监督工作。 
5、要求待修补处砼强度达成设计强度85%后,才能进行修补工作。 
三、检验方法 
   混凝土应修凿到完全密实为止,我们采取目测检验和细铁丝探检,二者相结合方法进行分辨,使现有混凝土砂眼、气孔、裂纹全部得以剔除洁净,然后清理洁净,用清水冲净浮尘及碎屑,外露钢筋用钢丝刷将钢筋上水泥浆清除洁净,以利监理工程师及业主现场代表进行复核检验。 
   对此次私自修补且不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