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拆除旧路面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30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拆除旧路面方案.docx

上传人:wwlgqnh 2020/11/27 文件大小:1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拆除旧路面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拆除旧路面方案
破除61cm厚旧路结构(含路面及基层)
施工方案
拟采取半幅施工的方案,先行施工线路左幅,待左幅具备通车条件后,再进行右幅施工;
为了避免开挖后形成“集水坑”,我部拟采取随挖、随报检、随填筑的施工方案,即开挖一段,填筑一段,未填筑之前不进行下一段的挖除施工。
开挖
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将路面碎块清除干净,,开挖至1m后,预留20cm采用人工开挖。
基底整平夯实
开挖完成后,将基底整平,面积较大的基底采用5t压路机碾压,面积较小的基底采用蛙式夯机夯实。
换填级配碎石
按设计要求,底基层采用50cm厚级配碎石,基底整平夯实后,测量复核基底标高,采用打钢筋挂线的方法,定出级配碎石的顶标高,然后填筑,使用5t压路机或蛙式夯机。完工后检查合格的底基层即开始进行养生。养生期间不允许任何车辆在上面行使。养生采用洒水养生。每天洒水次数视天气情况而定。必须保持其表面的潮湿,不得使其表面时干时潮。
验收标准符合下表要求: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96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
2
弯沉值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I检查
3
平整度(mm)
12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4
纵断面高程(mm)
+5,-15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5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200m测4处
6
厚度(mm)
-10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7
横坡(%)
±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水稳层填筑
水稳层采用单层人工加机械摊铺碾压,每层厚度18cm,在铺筑前,将底基层表面清除干净,洒水湿润;先摊铺的一层经过整型和压实,在监理人验收合格后,将先摊铺的一层表面拉毛后再继续摊铺上层。在铺筑上层水稳层时,在下层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再铺筑水稳料。
水稳料摊铺从加水拌合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3~4h,如超过即设置横向接缝,水稳料末端切成垂面,方木横向放在摊铺段端部,方木高度与水稳料压实厚度相切,方木外用碎石或砂砾填约3m长,其高度要高出方木,然后碾压密实。碾压过程中下承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不受损坏。
水泥稳定土碾压完成并压实度检验合格后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应小于7天。采用土工布或双层塑料膜覆盖养生,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不能封闭时,须经监理人批准,将车速限制在30km/h以下,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验收标准符合下表要求: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98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
3
平整度(mm)
8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4
纵断面高程(mm)
+5,-10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5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200m测4处
6
厚度(mm)
-8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7
横坡(%)
±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G检查

①工程材料控制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半成品),都将构成建筑工程实体。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因此,对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等材料,一定要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
A、工程主材必须三证(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B、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实验,实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料。
C、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
②、关于施工操作控制
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工程质量的好坏,单就工序质量来说,施工操作者是关键,是决定因素。
A、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必须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B、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C、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落实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D、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