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江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江油市人力资源和.pdf

格式:pdf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江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江油市人力资源和.pdf

上传人:2051982956 2014/6/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江油市人力资源和.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江府办发〔2012〕15 号

江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2 年江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办事处),市级各部门:
现将《2012 年江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印发你
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抓好落实,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二○一二年三月十一日


1
2012 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12 年,是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强化基础、加速融
合、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
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
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
西部一流经济强市总体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
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
产业支撑”四个着力点,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
突出抓好就业促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重
点工作,不断强化班子建设、制度建设、效能建设、平台建设,
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稳中求进,努力推动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工作实现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
代会的胜利召开。
一、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一)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坚持把充分就业作
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大力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坚
持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两手抓,加快推进“就业促进”民生工程,
增加就业总量,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保持全市就业局
势总体稳定。力争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6800 人,下岗失业人员
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 3000 人,确保全市出现的“零就业”家庭
每户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
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
2
(二)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就业促进
法》,继续落实一系列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政策。结合“两化互
动”、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
做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大公益岗位开发、
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强化公益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失业人员的登
记管理,抓好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实名制动态管理。加强公共就
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
系。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功能,拓宽服务领域,积极组织开展“就
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系列专项活
动。加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市场供求信息定期
发布制度。清理整顿非法中介,加强职介机构监管。
(三)统筹抓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切实把高校毕业生
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大力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和就业见****计划,认真落实“三支
一扶”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企业、农村就业和创业。
抓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就业与低保联动,落实就业援
助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吸纳安置就业困难对象,鼓励下岗失业人
员从事个体创业、灵活就业等。做好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的就业促
进和社会保障工作。
(四)继续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巩固国家级创业型
城市创建成果,探索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创建模式,确保通过国
家考评验收。积极探索建立创业促就业的长效机制,推动建立创
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积极做好小额
担保贷款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小额担保贷款目标任务。鼓励和
3
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创业,重点抓
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开辟高校毕业生创业绿色通道,积
极推进江油市青年(大学生)现代农业创业示范园建设。
(五)全面推进职业培训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
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打造“春雨工程”培训品
牌。按照我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和农村经济发
展的需求,围绕“三个倍增”目标和“一园四带”发展格局,积
极开展企业职工岗前培训、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
才培训和“春雨工程”精品培训;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
作,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围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产业支撑”,
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品牌培训;围绕绵江省级新
农村示范片“一圈三点”重点区域建设上档次上台阶,积极开展
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培训
机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和开展培训的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