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从“对立”到“分延”--德里达的“在场”与“不在场”关系辨析(修改).pdf.pdf

格式:pdf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对立”到“分延”--德里达的“在场”与“不在场”关系辨析(修改).pdf.pdf

上传人:tianebandeyazi 2016/4/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对立”到“分延”--德里达的“在场”与“不在场”关系辨析(修改).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4卷第4期 2014年8月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HUNANINDUSTRYPOLYTECHNIC 从“对立”到“分延”德里达的“在场”与“不在场"关系辨析李海峰(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其以解构主义的“分延”、“痕迹”等新概念为工具,本着“去中心”的观念,对“在场”与“不在场”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达到了由传统的对立到解构主义的“分延”目的,进而颠覆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大厦。文章以此为主线,在系统地分析其关系的同时,也结合相关学者的观点对其“分延”理论作了一定的评析。[关键词]对立;分延;在场;不在场;游戏说[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4)04— Fromthe‘‘Opposition’’tothe‘‘Difference’’-ThediscriminationofrelationshipsbetweenDenida’S“presence”and“notpresent” LIHai—feng (AnhuiUniversityDepartmentofPhilosophyAnhui230039Hfei) 【AbstractJDerrida’sphilosophyofdeconstructionisreflectedinhisdeconstruction“Difference”、“Marks”andothernew “de—center”.ontherelationshipof“presence’’Sand“notpresent” traditionaloppositiontothepurposeofdeconstruction”Difference”,andthussubvertthetraditionalmetaphysicalbuildingwiththe “logocentric” “Differences”biningscholars’views. [Keywords]opposition;difference;presence;notpresent;GameTheory 德里达是当代西方解构主义思潮的创始人,其本着“去中心”的观念,把反对“在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视为攻击的首要的、根本的目标。因为对“在场”的批判及其与“不在场”关系的重新思考,构成了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的逻辑基础。为此,德里达自创了一个语词“分延”作为对二者关系的定性——在场与不在场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松动的分延关系。而正确理解德里达的“分延”内涵之前,我们又必须对传统的概念“对立”有个深刻地把握。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二元对立是一种认知事物的思维模式,强调二者之间的相对意义上的对立,在现代人文研究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文本分析方法。希腊时期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就存在着由感官感知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感觉世界”和由理智领悟的一般概念所组成的完美的“理式世界”,两个世界构成了柏拉图二元论的思想根基;20 世纪初的结构语言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