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临时用电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用电管理
Ⅰ 一般规定
用电单位应建立临时用电管理制度与安全用电操作规程,进行安全用电培训。
施工临时用电宜采用四级配电系统。
电工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从事电工作业。在外电线路上作业的电工还应持有与作业类别相适应的“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
施工现场 临时用电应编制临时用电方案,并应按批准的方案实施。
临时用电工程应经使用单位、监理单位、批准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验收资料与现场实物应相符。
安装、巡检、维修和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应由电工完成。电工使用的绝缘用品应定期进行试验检查。
施工现场 临时用电应建立安全用电档案。
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Ⅱ 临时用电
临时用电设备应进行检查和试验,确认合格并标识后方可使用。
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应采用与危险场所等级相适应的防爆型电气设备。
临时用电设备绝缘电阻的测试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并应做好记录。
施工现场所有配电箱和开关箱中应装设漏电保护器,用电设备必须做到二级漏电保护。严禁将保护线路或设备的漏电开关退出运行。
在大风、暴雨、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后,应对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
任何临时用电设备在未证实无电以前,应视作有电,不得触摸其导电
部分。
临时用电设备检修时,应先切断其前一级电源,拉开相应的隔离电器,并挂上“有人作业,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应切断电源并对电源端导线做保护处理。
增加用电负荷时,应提出申请,经用电管理部门批准,由电工负责完成引接。
Ⅲ 用电环境
。上下脚手架的斜道 不应设在朝向带电体的一侧。
施工设施的周边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带电体电压等级(KV)
< 1
1~10
35~110
220
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4
6
8
10
15
,应搭设防护设施并设置警告标志。。
防护设施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带电体电压等级(KV)
≤ 10
35
110
220
330
500
最小安全距离(m)
施工现场的塔式起重机、金属井字架、施工升降机、钢脚手架、大型模板、烟囱等设施以及正在施工的金属结构,当在相邻建(构)筑物的防雷保护范围以外时,。当最高设施上避雷针(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滚球法计算,能保护其他设施时,其他设施可不设防雷装置。
安装防雷装置的施工设施高度
地区年平均雷暴日(d)
≤15
>15<40
≥40<90
≥90
施工设施高度(m)
≥50
≥32
≥20
≥12
注: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按气象主管部门公布的当地平均雷暴日数为准。
空旷场地中孤立的施工设施和建(构)筑物,符合下列规定时,应安装防雷设施:
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15d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
年平均雷暴日数小于或等于15d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
施工设施及正在施工的金属结构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施或结构的金属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防雷接地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Ω。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变配电及自备电源
Ⅰ 临时用电变压器
临时用电变压器有效供电半径不宜大于500m。
,,围墙或栅栏的入口门应加锁,并在醒目位置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警告牌。变压器外廓到围墙或栅栏的安全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0kV及以下不应小于1m。
2. 。
变压器的高压侧应装设高压跌落式熔断器,
变压器中性点及外壳接地连接点的导电接触面应接触良好,连接牢固可靠。
两台及以上变压器,当电源来自电网的不同电源回路时,严禁变压器以下的配电线路并列运行。
Ⅱ 配电室
配电室应就近变压器设置,并应有自然通风、防水、防雨、防雪侵入和防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变压器到配电柜的低压引线在进入配电室处应有防水弯。
配电内配电柜应装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