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程力学》课程模块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其它各门力学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直接应用。本课程是高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有关内容
2、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对物体及简单的物体系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并进行相关计算;掌握受力构件变形及其变形过程中构件内部应力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理论在工程设计、事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为经济合理地设计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并为有关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通过学习工程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先修课程模块
物理、数学、机械制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从简单机构或结构中选取隔离体,画出受力图。
2)、学习对构件进行静力分析,并能正确确定约束反力。
3)、能正确应用截面法确定内力,并绘制简单内力图,对应力分析的方法有所了解。
4)、正确掌握应力、应力状态、变形、位移、应变、强度、刚度、稳定等基本概念,并能正确应用各种基本公式。
5)、能分析和解决简单受力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问题。
6)、对弯扭组合的圆轴,能画出其计算简图,并能正确进行强度计算。
7)、了解常用材料在常温静载荷下的基本力学性能。
8)、了解典型工程材料在常温静载下的力学性能,破坏现象以及常用的测试方法。
2、能力目标
1)、理解和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会正确分析简单机械零部件的受力,会画受力图,并会计算力的大小。
3)、会对质点和刚体进行简单运动分析。
4)、会应用力学基本知识对机械零部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计算。
5)、会对构件的受力状态和内力分布进行图形表达。
6)、了解简单的工程力学实验知识。
四、课时分配
章节名称
教学内容
授课学时
备注
第一篇
静力分析
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6
第二章
平面任意力系
6
第三章
空间任意力系
4
第二篇
杆类构件设计分析
第五章
轴向拉伸(压缩)构件的强度和变形
8
第六章
工程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4
第七章
扭转时构件的强度与变形
4
第八章
弯曲构件的强度与变形
4
第九章
应力状态的强度理论
6
第十章
压杆稳定
6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简介
2
第三篇
动力分析
第十二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4
第十三章
点的合成运动
8
第十四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6
第十五章
动量定理
2
第十六章
动量矩定理
4
第十七章
动能定理
6
第十八章
动静法
4
合计
84
五、教学方式
1、提倡启发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与训练型教学软件。提倡小组工作式,展开学学生互教互帮活动。
2、习题课开放的主旨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力学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