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汉字起源》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322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字起源》PPT课件.ppt

上传人:相惜 2020/12/27 文件大小:1.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字起源》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 汉字起源
1
精选ppt
1.对仓颉造字说的分析
《说文解字·叙》: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春秋元命苞》:(仓颉)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采自刘志基《汉字体态论》
《淮南子·本经训》: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仓颉造字的文献记载
一、对历史上各种汉字起源观的评析
2
精选ppt
(1)汉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的。
(2)仓颉应是上古时期对汉字有过突出贡献的人。
(3)传说中的仓颉是中华民族创造汉字的智慧化身。
(4)汉字造字的历史凭借仓颉造字的神话得以流传。
仓颉造字说的合理成分
(1)汉字是在结绳记事之后产生的记事方式,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结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记事需要。
(2)原始时期创造汉字,得到了鸟兽足迹的启示。人们在狩猎时看到可以根据鸟兽的足迹区分各种动物,于是想到创造不同的图形符号来记录各种事物与意义。
(3)汉字的产生,与上古时期的史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史官为记录历史,于是创造各种记事方法,文字则是他们发明的记事方法之一。
正确理解仓颉造字说
3
精选ppt
《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史记·三皇本纪》:太昊、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庄子·胠箧》:……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郑玄《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列子·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郑玄《周易·系辞》注: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
结绳刻契及其与汉字起源关系的文献记载
2.结绳与刻契与汉字起源的关系
4
精选ppt
采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
采自王凤阳《汉字学》
采自宋均芬《汉语文字学》
5
精选ppt
结绳刻契与汉字起源关系分析
(1)结绳与刻契是汉字产生前的两种主要记事方法,且结绳早于刻契。
(3)汉字的形体与结绳有零星的关系,但不是所有的汉字都源于结绳的绳结。
(2)结绳与刻契都只能简单地记录数字,不能记载更加复杂的内容,且都没有与语音发生联系。
(4)刻契对汉字的产生可能有过启示作用,即原始时期人们由刻契想到刻更加复杂的图形符号。
xì
sà
niàn
6
精选ppt
3.八卦与汉字起源之间的关系
八卦与汉字起源关系的文献记载
孔安国《尚书传·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集生焉。”
《说文·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府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郑樵《通志·六书略》:“文字起源于八卦。”
7
精选ppt
八卦的来源及其与算筹的关系
原始时期以石子或木棒儿为游戏
八卦
算筹
阳爻
阴爻
八卦与汉字起源关系分析
(1)个别汉字的产生与算筹有关,但不是所有的汉字都源自于算筹。
(2)八卦与算筹是两种性质、用途不同的事物,不能因为少数几个字源自算筹,而说汉字起源于八卦。
(3)八卦是巫术问卜推演的抽象符号,原始汉字是图画性的记录语言的符号,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8
精选ppt
二、关于汉字起源时间的推测
关于汉字是何时产生的,李万福在《汉文字学新论》中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总结了学者们的各种观点。
1.渐变论
认为文字是通过漫长时间的数量积累逐渐发展起来,这种观点就是文字起源的“渐变论”。
(1)仰韶说
仰韶文化处于新石器时期,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仰韶文化陶符有78种,学者们据此推测汉字应起源于此时,即距今约5000至6000年之前。
把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原始刻画符号视为汉字源头的观点称为“仰韶说”
渐变论认为,文字是民众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创造的。
9
精选ppt
郭沫若:“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傅永和:“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1954年在西安发掘的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上的图形和刻划符号就是汉字的萌芽。”(《汉字的起源》,《语文导报1986年第2期》)
采自李万福《汉文字学新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