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文档名称:

2021年常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文书样式样本.doc

格式:doc   大小:243KB   页数:7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常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文书样式样本.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12/29 文件大小:2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常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文书样式样本.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见劳感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文书样式
目 录
申 请 仲 裁 须 知 3
仲裁申请书 6
收件回执(一式二联) 9
集体争议案件推举代表人申请书 10
立案组庭审批表 12
受理通知书 13
不予受理通知书 15
应诉通知书 18
仲裁第三人通知书 19
答 辩 书 20
法定代表人(或关键责任人)身份证实书 22
授 权 委 托 书 23
举 证 通 知 书 25
证 据 清 单 27
相关移交案件管辖函 28
案件移交接收回执 30
回 避 申 请 书 31
委托判定/勘验函 32
调 查 笔 录 36
庭前调解提议书 38
庭前调解笔录 39
庭审笔录 41
仲裁庭评议笔录 45
案件延期处理审批表 47
案件中止处理审批表 48
撤回仲裁申请书 49
仲 裁 调 解 书 50
仲 裁 裁 决 书 52
仲 裁 决 定 书 56
仲裁结案审批表 58
送 达 回 证 60
公 告 61
先予实施申请书 62
移交人民法院先予实施函 64
仲裁提议书 65
仲裁文书样式之一
×××劳感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 请 仲 裁 须 知

一、 受案范围
仲裁委员会处理中国境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下列争议:
(一)企业、 个体经济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和劳动者之间, 和机关、 机关、 社会团体和其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之间, 因确定劳动关系, 签订、 推行、 变更、 解除和终止劳动协议, 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 社会保险、 福利、 培训和劳动保护, 劳动酬劳、 工伤医疗费、 经济赔偿或赔偿金等发生争议;
  (二)实施公务员法机关和聘用制公务员之间、 参考公务员法管理机关 (单位)和聘用工作人员之间因推行聘用协议发生争议;
  (三)机关和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 解聘、 辞职、 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和推行聘用协议发生争议;
  (四)社会团体和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 解聘、 辞职、 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和推行聘用协议发生争议;
  (五)军队文职人员聘用单位和文职人员之间因推行聘用协议发生争议;
  (六)法律、 法规要求由仲裁委员会处理其它争议。
二、 本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
……
三、 仲裁时效要求
依据《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要求, 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该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酬劳发生争议, 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前述仲裁时效期间限制; 但劳动关系终止, 应该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或向相关部门请求权利救助, 或对方当事人同意推行义务而中止。 从中止时起, 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有其它正当理由, 当事人不能在法律要求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 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原因消除之日起, 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申请人以时效中止、 时效中止为由主张请求未过时效, 应提供相关证据证实。
  四、 仲裁案件受理条件
仲裁申请人在递交仲裁材料前应先从下列几方面自行审核: (1)申请人是否和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当事人主体是否适格; (2)申请仲裁争议是否属于劳感人事争议; (3)申请仲裁劳感人事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内容; (4)该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 (5)申请书及相关材料是否齐备并符合要求; (6)申请时间是否符合申请仲裁时效要求。
五、 提交书面材料须知
1.仲裁申请书: 内容包含当事人基础情况(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原籍、 现住址、 联络电话、 确定无误通讯地址; 用人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 地址和联络电话)、 具体仲裁请求及金额、 所依据事实和理由; 证据(复印件)和证据起源、 证人姓名和住所。
申请人应该提供经确定无误通讯地址作为仲裁文书送达地址, 如地址变更须立即书面通知仲裁委员会。 因申请人自己提供送达地址不正确、 拒不提供送达地址、 送达地址变更未立即通知仲裁机构、 申请人本人或申请人指定代收人拒绝签收, 造成仲裁文书未能被受送达人实际接收, 文书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申请书及证据除提交正本外, 还应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由申请人本人署名(如有代笔人需注明, 并由本人印上指印)。
因身体残疾等原因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 能够口头申请, 由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 申请人需在笔录中署名或加盖指模。
2.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