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定义
尿酸是人体內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嘌呤核苷酸80%由人体细胞代射产生,20%从食
物中获得。嘌呤经肝脏氧化代谢变成尿酸,后者由胃驻和肠道排出。体温37℃时,血清中单
钠尿酸盐(MSU)(),通常定义当血清尿酸水平
>420μmo/lL(约7mg/d)时,为高尿酸血症,正常情况下人休肾脏能够排出尿酸而维持
尿酸在血液中的正常浓度水平,而高尿酸血症则常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
痛风是指因血尿酸过高而沉积在关节、组织中造成多种损害的一组疾病,异质性较强,严重
者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最终可能危及生命。
(二)流行病学
随莙經济快遠发展和人群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显誓垍高,根
据最新研究结果。%,而痛风患病率在1%~3%,且逐年上
升。近年研究认为,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代谢性疾病
心、脑血管病和肾脏疾病等,因此已被多学科认识和重视。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根据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大美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特发性尿酸增多症
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10%-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仅1%左右患者由先天性缺陌引
起,如豕族性幼年高尿酸性胃病、次黉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醇(HPRT)缺陷、磷酸核
糖集磷酸台成酶(PRPP)活性塇高、I型糖原累积症、遗悔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与高嘌岭忺食、酒精过多缊入、高糖忺贪、核醱代谢增强相关,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相关的临
床表现或疾病
(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如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詟血、淋巴瘤及多种实体肿瘤化疗
时。由于细胞内核酸大里分解而致尿酸产生过多
:
由于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造成尿酸排泄减少而使血尿酸增同
常见为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复方陣压片、吡喽酰酸等抗核药、抗帕雴病
约物、小荆里阿司匹杯(75~300mg/d)、维生素B12、烟草酸、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兔疫
抑制荆(他克莫司、环孢素A、硫唑嘌呤)等。
,抑制尿酸排泄
如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过度运动、饥饿、酒精等
作为基层医生,应注意识别特殊羹型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音〔如青少玍起病、绝经前女性
等),积板寻莪可继发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病程经曲分期常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无症状的尚尿酸血症
指血尿酸水平升高,而临床间未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哦尿酸性胃石。
《2018版欧洲抗风温病联盟( EULAR)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更新》推荐菜用新的风及高
尿酸血症分期方法,将无症状用进一步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无晶体沉积)和无症状
MSU晶休沉积(图1)。
无症状
有症状
阶段A
阶段B
阶段C
阶段D
无症状
无症状
痛风性关节炎
进展期/慢性
高尿酸血症期
MSU晶体沉积期
发作及发作间期·痛风性关节炎期
(无MSU晶体
(无痛凤性关节
(有MsU晶体
(痛风石、骨破坏
炎发怍)
▲图1《2018版欧州抗风湿病联盟痛风诊断循证专家议更新》中推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分期方法
(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痛风性关节烧好发于下胶单关节,典型发作起病急骤,数小时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关节
及同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熱,霭痛剧烈。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渗液,并可伴有头
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全身症状。半数以上患者首发于足第一跖趾关节,而在整个病
程中约90%患者的该关节被孱及,其他跖趾、踝、膝、指、腕、肘关节亦为好发部位,而
肩、韻、脊椎等关节则较少发病。关节局部损伤〔如外伤)、穿鞋过紧、走路过多、外科手
术、饱、饮酒、脱水、过度癜菪、受冷、受潮和染等都可能是诱发因素。自然病程常」
于2周,治疗及时者症状可于数小时内缓解。
(三)问歇期
指两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之间的阶段。
〔四)慢性痛风石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绝大多数者因未长期坚持控制高尿酸血症,更多关节受累,痛风发作变得频繁,对药物治
疗的反应变差,发作时问可持续更长,逐渐进展为慢性、双侧受累、多发性关节炎,最终
出现关节畸形,在关节附近肌腥鞘及皮肤缙缔组织中形成痛风结节或痛风石,并出现高尿
酸血症的并发症,如痛风性肾病等。
长期高尿酸血症患者可出现肾脏损害,包括慢性尿酸盐肾病、肾结石等。其中慢性尿酸盐肾
病也称作痛风性肾病,可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
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