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传送带PLC控制.doc

格式:doc   大小:12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送带PLC控制.doc

上传人:wcuxirh 2021/1/11 文件大小:1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送带PLC控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送带的PLC控制
课题背景
我国早期的矿产资源传送带输送工序主要是采用手工传送,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采用机械化装箱。我国最早使用的传送带输送机主要是从外国进口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天津力生制药厂就曾经进口过意大利生产的全传送带输送机,但由于当时我国传送材料的质量及矿产资源制作工艺等都达不到机械传送的要求,使得传送带输送机一直无法正常使用。所以,全传送带输送机在我国的应用一直无法得到广泛的推进,以致我国矿产资源生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得不放弃传送带输送机而采用手工操作,使生产效率极端低下。20世纪80年代后,相关技术水平获得了飞速发展,传送材料的质量及箱子制作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全传送带输送机开始得到了应用与推广。也正是此时,矿产资源传送带输送机改变了国外矿产资源一统天下的局面,国产矿产资源传送带输送机开始面市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一些生产量大的生产企业相机开始采用国产的全传送带输送机来代替手工传送,同时国内一些相关的企业也在研制与生产功能更加全面的全自动矿产资源传送带输送机。
目前,影响我国传送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矿产资源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中低档矿产资源和设备占较大比重;政府和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产业技术水平不高,性能要求高的传送带输送机设备和原辅料主要依赖进口;企业规模小,效益差,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实力不强;法规不健全,标准水平滞后。这种状况,难以适应现代自动传送工业向高技术、国际化、规模化、环保化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对传送工业的需要不能适应我国矿产资源参与国际大循环的需要。所以我国的传送带输送机应在质量发面、适应性发面、可靠性方面以及工作效率方面缩小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实现传送自动化。整体的自动化传送方案的解决,对自动化是一种全新的飞跃,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各行业都会加入其中,发挥它强大的功能。
二、课程设计的控制要求
在工厂自动化领域中,传送带是经常要用到的。如图所示为一输送工件的传送带,其动作过程如下:
1、按下启动按钮(X0),电动机1、2(Y0、Y2)运转,驱动输送带1、2移动。按下停止按钮(X5),输送带停止。
2、当工件到达转运点A,SQ1(X1)使输送带1停止,气缸1动作(Y1有输出),将工件送上输送带2。汽缸采用自动归位型。当SQ2(X2)检测汽缸1到达定点位置时,汽缸1复位(Y1无输出)。
3、当工件到达转运点B,SQ3(X3)使输送带2停止,气缸2动作(Y3有输出),将工件送上搬运车。当SQ4(X4)检测气缸2到达定点位置时,气缸2复位(Y3无输出)。
三、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已知情况、控制要求、设计要求,本液压组合机床的 PLC-控制装置的设计可按照“大而化小,分而治之”的思路,划分为以下4个部分,依序进行,各部分的设计任务分配如下:
(1) 硬件系统的设计
拟采用切换法,完成程序的设计,并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模拟调试;
(2) 软件系统的设计
完成电气线路原理图、元件位置图、接线图、互连图、梯形图和指令表的设计;
(3)*安装、接线、联合测试
完成电气元件的安装、接线、并对程序与线路进行联合测试;
(4)后期工作
说明操作过程、拟定常见故障排除方案、编写设计说明书等。
下面按照这个总体设计思路的任务安排,逐步展开。
四、硬件系统的设计
4、1 I/O口分配与内部资源的分配
本课程设计的I/O口与内部资源的分配如表2-1所示:用M1和M2分别作为电动机1和电动机2的启停辅助继电器。
表2-1 输送带的PLC控制I/O口与内部资源的分配
输入器件
名称
输出器件
名称
X000
启动按钮SB1
Y000
电动机1
X001
限位开关SQ1
Y001
气缸1
X002
限位开关SQ2
Y002
电动机2
X003
限位开关SQ3
Y003
气缸2
X004
限位开关SQ4
Y004
输送带工作指示灯
X005
停止按钮SB2
内部器件
功能说明
M1
电动机1启停辅助继电器
M2
电动机2启停辅助继电器
4、2 PLC电气接口
:图中KM1、KM2分别为电动机1和电动机2转动的接触器。KM3和KM4分别为气缸1和气缸2动作与复位的接触器。HL1为输送带的工作指示灯。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