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理想国》简介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内容简介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伦理道德思想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驳斥了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观“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并与格老孔一起通过精神助产术的方式找寻真正的正义。。大正义是城邦的正义,其实就是城邦体制赖以建设的伦理根据或原则,是城邦国家的体制伦理。
《理想国》中有一段明白的表述:“我们在建立我们这个国家的时候,:必须每个人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赋的职务”(433A),他还进一步说:正义乃是每个人只做自己的事,不改做也不兼做别人的事(433B,434A). 具体来说,柏拉图认为正义首先是社会或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互不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争议的国家。所谓的三个阶层即是统治者、武士与农民、商人。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民阶层。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正义的人必须由理性统治激情,由激情抑制欲望。而在这个国家结构中,公民群体则可被分成三个阶级,并他关于灵魂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相对应的。与灵魂的理智部分相对应的是受过哲学教育的统治者阶级;与灵魂的勇气部分相对应的是地保卫国家的武士阶级;与灵魂的欲望部分相对应的是农夫和商人阶级。当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奴隶,并没有被柏拉图看作是城邦的成员。
小正义即是个人的正义,其实就是个人的心灵美德与道德行为,是个人道德的范畴。 在柏拉图看来,正义的本质不单在于社会关系和职能的外部调节,更重要的还在于个人的内在的精神状态和品质。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正义,必须是由于每个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天职,并且按照“善”的要求去做,这样才能形成国家整体的善和正义。因此,他同时也把正义看作个人应具的美德,即代表统治者的智慧、代表军人的勇敢、代表平民的节制三种美德。 因此,对个人来说,正义就表现为灵魂各组成部分的和谐秩序,,这就是柏拉图的
“人格论”。在他看来,做一个人就要按灵魂等级的秩序和天性职责,“善"理念的目的,就必须把正义融化在自己的品质中,形成个人的人格,使一生的言行都符合于正义。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