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尊重· 宽容· 平等———————读《攻玉之石》有感据说,从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得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具有主体人格的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的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因此,在学生成长历程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一、尊重学生首先要对学生有爱心, 爱心是燃烧的火,会让绝望的心灵重新点燃。作为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热爱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应事事注意,时时留心, 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学习中失去信心时,教师应给予慈母般的温暖和帮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体验到你的爱心,他们就会直视困难,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扬起理想的风帆, 乘风破浪, 勇往直前。《有种水果叫香蕉》中, 讲的是建在沂蒙山深处的一个破庙里只有 14 个学生和一个老师的学校, 史老师为了能让学生认识香蕉, 拿了家里仅有的 10 元钱, 徒步去了 60 多里路的城里, 买回了 15 根香蕉, 而自己却因为摸黑赶路摔晕了过去。从这个故事来看,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孩子是善良而敏感的,对老师的真挚情感和一厢情愿的期待,偶尔犯错后的忐忑不安,当众丢丑的羞于承认,不甘于受到忽视的“弱声”抗争,面对无法克服缺陷的虚弱自尊……这些敏感经常细微到我们无法觉察,弱小到我们不屑顾及,但在孩子看来却是一件大事,事关荣辱和前程,关乎声望和自尊。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要关乎细微,融入爱心,要像“童心”那样倾听“花开的声音”,要像园丁那样不使“花叶”蒙尘,还要像父母面对幼儿独立“蹒跚步行”时那样去表达欢欣。同时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还要融入智慧, 有时的不经意会是一种刺痛,有时的太刻意是一种伤害,有时的忽视使学生感受到的是冷落,有时的关注在学生眼里却是“偷窃”。心存尊重不一定使孩子感受到尊重,只有爱心和智慧并重,才能使老师恰当把握尊重的尺度。《开火车》和《掌声里的自信》、《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给了我很深的启发。二、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要宽容,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当遇到学生顶牛越轨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三思而后行, 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 也许学生的顶牛越轨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萌发。《报复与报答》中,两个不同的老师, 使同一个孩子成为两个不同的人。G 老师冷嘲热讽, 用尽能用的惩罚,尽一切刁难之能事,结果孩子以他们能想到的办法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反抗, 去报复, 孩子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却是“只要不进派出所, 不打架斗殴……分数对她来说已经无谓了”。老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