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物理性皮肤病.ppt

格式:ppt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理性皮肤病.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1/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理性皮肤病.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理性皮肤病
概念:是由物理性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放射线及机械性压力或摩擦超过一定限度或机体本身敏感性增加引起的皮肤病。
常见疾病有日光性皮肤病、痱子、冻疮、鸡眼、胼胝等。
日光性皮肤病
包括:日晒伤、光毒性反应、光变态反应等。
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光谱:
短波紫外线(180nm~280nm)
中波紫外线(280nm~320nm)
长波紫外线(320nm~400nm)
可见光(400nm~760nm
红外线(760nm~1800nm)
日光性皮炎(solar dermatitis)
又称日晒伤(sunburn)。是强烈日光照射后引起的以急性红斑、水疱为主要表现的光毒性皮肤病。
中波290~320nm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发生光毒反应。
春夏季节。日晒后2~6小时出现皮损,至24小时后达到高峰。日晒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水疱、大疱及糜烂,伴有瘙痒、灼痛。严重者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恶心等全身症状。轻者红斑、水肿,1~2日后消退,遗留脱屑及色素沉着。
诊断:日晒史,暴露部位红斑、水肿、水疱、糜烂。
日晒伤
防治
原则
注意防护,避免日晒。
局部可外用洗剂或溶液湿敷。
严重者可系统应用适量糖皮质激素。
户外活动,肤色加深,增强对日光的耐受。
避免烈日曝晒, 外露部位搽遮光剂,如5%对氨基苯甲酸酒精霜、5%二氧化钛霜、氧化锌霜等。
全身口服抗组***剂、止痛剂。
局部治疗:外用炉甘石洗剂。严重者2%~4%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冷湿敷。%消炎痛溶液外用,有明显减轻红肿热痛作用。
多形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
光暴露部位。多形性皮疹,反复发作。
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光变态反应。290~320nm。
春季日晒后,曝晒部位出现红斑、丘疱疹、风团、糜烂、结痂、水疱、苔藓样变等多形性皮疹。常以某一类型皮疹为主,如红斑型、痒疹型、湿疹型等。皮损好发于面部、颈部、胸前V形区、前臂伸侧等暴光部位。
诊断:
好发青年女性,春夏发病,反复发作。
暴露部位发生多形性皮疹,与日晒有关,常以某一类型为主。
多形日光疹
治疗
原则:
注意防护,避免日晒。抗过敏如激素和抗组***药。外用药物。
全身:口服抗组织***剂、对症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酞***派啶***(反应停)、对氨基苯甲酸、维生素类。
局部治疗:遮光、止痒及消炎。遮光剂如5%二氧化钛软膏。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去炎松、皮康霜、艾洛松等。
痱子(miliaria)
又称汗疹,高温潮湿引起的丘疹、水疱性皮肤病。
炎热潮湿,汗液分泌增加,但不易蒸发,致使表皮汗管口角质浸渍肿胀,引起汗孔堵塞,滞留的汗液在内压升高时在不同水平上使汗管发生扩张及破裂,继而外溢,刺激周围组织发生丘疹、水疱等炎症。同时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增多,产生***加重炎症。
临床表现
白痱:
晶形粟粒疹。
皮损为针尖大小透明水疱,壁薄易破,无红晕,成批出现,好发于颈、躯干部,常见于高热、体质虚弱、长期卧床、大量出汗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