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PPT模板下载:/
五禽戏教学设计
北碚区实验小学 古红林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学生为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小组合作模式为基本模式,力求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情与智慧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使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快乐体育为重点,以发扬中华传统武术为切入点,以保护动物和环境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和自主创新始终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并且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导入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使有趣的教材在学生的眼中变得鲜活起来,通过音乐的感染,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得到锻炼。
三、教材分析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中国武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我将五禽戏作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特点比如:虎的威猛、鹿的安闲、熊的沉稳、猿的灵巧、鸟的轻盈,使学生的四肢筋骨以及五脏六腑得到全方位的运动,达到舒筋活血、气血流通、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武术的兴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将本单元设计为4节课完成,此次为第一节课。
四、学生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目标,学习的动机来源于体育活动的本身,还不具备明显的、直接的自我意识。儿童主要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关联,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一优点,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加以引导,有意识的学生认识自我,体会自我,提高自身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本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及五禽戏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健身的文化遗产之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技能目标:全体学生能够跟随教师初步完成五禽戏虎的基本动作、基本姿态;能在小组中合作完成鹿,熊,猿,鸟(鹤)中任意一至两种的姿态自主创编,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3、情感目标: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乐于展示。使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重点难点
重点:创编动作的方法和要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充分表现动物的神韵。
七、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示范法、学练法、小组合作法
学法:模仿法、自主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八、教学步骤:
(1)情景导入:阐述五禽戏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热身活动:创设情境,动物模仿操。(小鸡、小鸭……)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3)导入新课内容: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学习五禽戏——虎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锻炼身体的功效,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创造力。
虎戏:(虎举与虎扑)
脚后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虚步,脚掌点地、靠于右脚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后,抬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
(二)右式
1.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右脚随之跟至左脚内踝处,重心坐于左腿,右脚掌虚步点地,两腿屈膝,同时两掌变拳撤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与左式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反复左右虎扑,次数不限。
 (4)巩固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小组合作,自主选择鹿,熊,猿,鸟(鹤)中一至两种动物自由创编动作并展示(也可以选择其他动物进行模仿)。
(5)放松活动:通过舒缓优美的音乐是学生的身体得到良好的恢复,缓解身心的疲劳。
本课小结,教师根据本课的情况提出希望。
教学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