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明代戏曲.ppt

格式:ppt   大小:5,075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明代戏曲.ppt

上传人:慢慢老师 2021/2/5 文件大小:4.9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明代戏曲.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明代
戏曲

第一节 明代传奇概说
(一)传奇体制
“传奇” 最初含义,约略同于“志怪”。“传”者,志也、记也;“奇”者,怪也。故“传奇”即记述奇人奇事;它在唐代是作为文言小说的专名 。
元末明初,“传奇”又往往指元杂剧。
明嘉靖之后,“传奇”一般专指明杂剧之外、以南曲为主谱成的中长篇戏曲。
①剧本结构体制:
分出标目。出目一般都用几个字囊括本出主要剧情。最初字数并不统一,出目有两字或五字的。万历以后每剧各出统一,或用二字,或用四字。
通常把开场一出称作“副末开场”、“家门”、或“开宗”。
开场的下场诗,一般都要隐括全部剧情,但很少在诗句里括入戏名了(偶有例外)。
传奇剧本结构体制的定型约完成于嘉靖中后期,,是传奇体制成熟的主要标志。
②音乐体制:
用不同宫调的曲子组成多个套曲,每套大抵三、五曲 。
上场的各种角色皆可司唱,演唱形式非常灵活,有独唱、复唱、接唱、合唱、分唱、轮唱、对唱等。乐器伴奏以鼓板为主 。
曲调方面:一是吸收北曲曲牌或套数,以之组成自己的套曲音乐;二是采用南北合套的方式,将北曲曲牌与南曲曲牌连接成独具特色的套曲音乐。
③角色体制:
在宋元南戏基础上,角色区分更加细致。
生、旦、净、末、丑、外、贴
“今之南戏,则有正生、贴生(或小生)、正旦、贴旦、老旦、小旦、外、末、净、丑(即中净)、小丑(即小净),共十二人,或十一人,与古小异。” (王骥德《曲律》)
“江湖十二色”:“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谓之女脚色;又有打诨一人,谓之杂。此江湖十二脚色。” (《扬州画舫录》)
《牡丹亭》
(二)明传奇概述
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里收录了明传奇950种,作家姓名695个。
(1)明初传奇 明初的传奇作家不少是民间艺人,作品继承了宋元南戏的质朴风格。自《琵琶记》开始,传奇多系有名有姓的文人雅士所创作,多带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邱濬《五伦全备记》传奇是明初枯燥无味的道学戏剧的发动之作。
(2)明中期传奇与四大声腔
三大传奇:
《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这三部传奇作品中鲜明的忠奸斗争观念、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深广的社会忧患意识,成为其后戏曲作品重要的时代主题。
《宝剑记 林冲夜奔》
《鸣凤记 吃茶》
从明初到嘉靖约两个世纪内,在南方的众多地方声腔中,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脱颖而出。
(3)明后期传奇 万历至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了高潮期和繁荣期,昆山腔已占据统治地位。以汤显祖为杰出代表的临川派传奇作家,和以沈璟为带头人的吴江派,在传奇的创作和理论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高濂的《玉簪记》
周朝俊的《红梅记》
阮大铖的《春灯谜》
《燕子笺》
孟称舜的《娇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