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版WHO淋巴肿瘤分类修订.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版WHO淋巴肿瘤分类修订.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2/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版WHO淋巴肿瘤分类修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639】2016版WHO淋巴肿瘤分类修订解读
 正  文自2008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以下称2008版)发布以来,淋巴组织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巨大进展,有些类型的淋巴瘤需要重新定义,,2008版的主编Swerdlow等在Blood杂志发表了新分类(以下称2016版)的修订说明。在此基础上,我们查找了相关文献,通过对比2008版,对上述2016版分类修订说明中的主要更新内容进行了如下解读,以飨国内读者。
一、成熟B细胞肿瘤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CLL/SLL)
2008版诊断标准:达到以下3项标准可以诊断:(1)外周血B淋巴细胞计数≥5×109/L; B淋巴细胞2016版更新诊断标准对第一项’B淋巴细胞9/L,如存在CLL细胞骨髓浸润所致的血细胞减少,也可诊断CLL'修改为'如果没有骨髓外病变,在淋巴细胞9/L时,即使存在血细胞减少或疾病相关症状也不诊断CLL’ 。2016版还强调'增殖中心(proliferative centre, PC)'的临床意义:一些典型的CLL/SLL患者可见PC,30%的PC可伴有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伴有大的融合型或高增殖指数的PC是CLL/SLL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同时提出认识TP53、NOTCH1、SF3B1、ATM和BIRC3基因突变的潜在临床意义。(二)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2008版诊断标准:MBL是指健康个体外周血存在少量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诊断标准:(1)B细胞克隆性异常;(2)外周血B淋巴细胞2016版变化:诊断标准仍不变,但强调需区分低计数型MBL和高计数型MBL。如果外周血克隆性B淋巴细胞9/L,则定义为低计数型MBL,如果克隆性B淋巴细胞
≥0。5×109/L则为高计数型MBL。两者生物学特性不同,低计数型MBL很少进展,如果没有新的疾病进展证据,不需要进行监测。而高计数型MBL生物学特性与CLL Rai 0期患者类似,'组织型MBL'的概念,即'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侵犯淋巴结,但没有明显的淋巴瘤进展特征,如某些实体肿瘤中可见淋巴结的'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侵犯。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如果SLL/CLL侵犯的淋巴结但没有发现'增殖中心' ,且CT扫描淋巴结直径,此时诊断为'组织型MBL' ,而不诊断为SLL/CLL。(三)滤泡淋巴瘤(FL)、原位滤泡肿瘤(ISFN)、儿童型滤泡淋巴瘤和其他相关淋巴瘤2016版诊断标准未对FL诊断标准做修订,但提出2个特殊亚类以及2个独立疾病分类。1.原位滤泡肿瘤:ISFN即之前所谓’原位滤泡淋巴瘤’ ,改为ISFN是因为强调其极少发展为真正的FL。ISFN罕见进展,但常在其他淋巴瘤的基础上出现或同时合并其他淋巴瘤,组织学上需要与FL部分侵犯淋巴结相鉴别。ISFN染色体拷贝数异常较局限型侵犯的FL少见,但ISFN也可出现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重排外的继发性遗传学异常,目前推测其发生机制为外周血中伴t(14;18)(q32;q21)异常的B淋巴细胞在生发中心停留,形成非增殖中心,此时甚至可能尚不可肉眼识别,逐渐发展为明显ISFN(组织学可见)。有研究提示外周血中伴t(14;18)的细胞越多,ISFN进展为FL的风险也越高。2。十二指肠型FL:指局限于十二指肠黏膜或黏膜下层的低级别FL,,绝大多数不需要治疗。十二指肠FL病理学特征更类似于ISFN和MALT淋巴瘤。3.儿童型FL:'儿童FL
’在2008版中作为FL的暂定亚类存在,其病理特征为淋巴结中可见扩张的高增殖滤泡,细胞形态学常为明显的母细胞样滤泡中心细胞,而非典型的中心母细胞或中心细胞;肿瘤细胞缺乏BCL2重排,但可以有BCL2蛋白表达,,缺乏BCL2重排和细胞增殖指数高是其与典型FL鉴别的主要指标。儿童FL常常局限,预后良好,不需要治疗。儿童FL也可见于成人,两组病程和预后无差别,故2016版分类统称为’儿童型FL’ 。但儿童型FL需要与FL—3级鉴别,特别是在成人病例中。4.伴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异常的大B细胞淋巴瘤:也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年轻成人的淋巴瘤,(或)子宫颈, 3B级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样的滤泡性、滤泡和弥漫性共存、呈弥漫性生长。细胞强表达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MUM1)/IRF4,,少部分表达C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