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归有光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1506 年1岁)生于江苏昆山 1510 年5岁)开始读书 1513 年8岁)丧母 1528 年23岁)娶妻魏氏 1533 年28岁)丧妻 1540 年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 年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 年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 年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 年66岁)病逝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他自幼苦读, 9岁能文, 但仕途不利, 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 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 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 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 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整体感知,触发语感要求:轻声跟读,注意节奏, 在读不准的字音下作标记。项脊轩志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 (启下) 补修缮前后的项脊轩: 修缮前后的项脊轩: 修缮前修缮后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狭小百年老屋,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破漏又北向,不能得日, 日过午已昏。阴暗修缮稍为修葺, 使不上漏。不漏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明亮杂植兰桂庭阶寂寂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幽雅鲜明对比多可喜喜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多可悲悲诸父异爨:回忆母亲: 回忆祖母: 思念悼亡之情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先妣尝一至娘以指扣门扉曰: “儿寒乎?欲食乎? ”持一象笏至,曰: “…他日汝当用之!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儿之成,则可待乎! ”补记:怀念亡妻补记:怀念亡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 ”生前生前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亭亭如盖矣。矣。死后死后室坏不修。室坏不修。悲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