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摘要:众所周知,词汇的教学在英语学习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英语阅读、听力还是写作、口语表达,都需要单词的不断累积。也就是说,只有积累了一定的单词量才能学好英语。然而,单词的记忆往往会成为初中生学习的困扰。为帮助学生跨越阻碍,在英语教学中引用思维导图,减轻学生单词记忆负担,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在美国和其他许多欧洲国家,思维导图已经被作为有意义学习的一种方式,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Buzan)提出的一种科学有效学习的方法。像一种大纲、鱼骨图。借助图形表达想法、思维等,把思考过程可视化,使思路更加直观清晰;用画出的图形来辅助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避免枯燥,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有效的方法,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使教学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二、思维导图的理论依据
人的左脑适合逻辑思维,而右脑适合抽象思维。思维导图把形象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相当于左脑和右脑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记忆。我们的大脑神经是一个从中心向外发散的神经元,大脑的思维也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思维导图正是这种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更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思维导图使知识点更加直观清晰,图文并茂。我们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会使用各种不同颜色和线条,而这些颜色和线条会对大脑产生刺激,让大脑兴奋起来。思维导图层次分明,有不同的分支,这样必然会让人对所需记忆的知识点产生一系列的联想,这些联想恰巧会增强人们的记忆力,对所记忆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说思维导图成功地打破了传统文字信息的单一性的弊端。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夯实英语基础的钥匙。词汇学习是二语习得的基石。然而,词汇教学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教师们通常会进行单个单词的教学,首先介绍含义和发音,之后介绍单词的语法搭配,最后用单词造句。这种方法收效甚微,而且枯燥机械,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课后学生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单词记忆,费时费力。而学生的课后作业更是枯燥乏味,教师通常让学生把单词写上几遍,加上汉语意思。学生只是机械重复写单词这个动作,并没有把单词真正地记在大脑里。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词汇教学。单词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单词与单词之间也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运用思维导图来记忆单词是一种记忆创新。中学生记忆单词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联想记忆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所处的环境,所见到,所摸到的事物,联想相关的英语单词。例如:打篮球的时候想到ball,basketball,football等。吃饭时联想到dining-room,lunch,supper等。如果长期坚持下去,效果就会很好。第二种,归类记忆法。我们按题材分类。例如把名词分为生活用品、动物、植物、水果、食物、家庭成员、人体各个部位、学习用具、学科、交通工具、地方场所、星期、月份、季节等。把动词分为系动词、助动词、行为动词和情态动词等。还可以按照同音词进行分类,如sea-see这种。还有一种是构词记忆法。掌握一些构词法知识,可以大大增加词汇量。英语构词法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