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报告: 面包的生产
班级:11级食品检验检疫 学号: 姓名:吕芳
1.实验的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全面了解面包的生产工艺流程,掌握生产工艺参数,熟悉面包的生产设备.
面包是许多国家的主食,在我国也是重要的面制食品之一,年产量为80万吨左右。面包的种类按质地可分为软质面包、硬质面包、介于二者之间的脆皮面包和内部分层次的丹麦酥皮面包;按食用用途可分为主食面包和点心面包。我国内地则按配料分为普通面包和花式面包。目前,面包生产的趋势为品种向点心化发展,规模向中小型发展,前店后厂的面包店有利于产品销售。
2.面团形成的机理
搅拌是调制面团关键第一步,也是决定面包质量因素之一,是指配方中的原料在机械力推、拉、翻、揉的作用下,充分混合,面粉快速吸水,面筋及其网络结构生成和扩展,最后形成一个有足够弹性,柔软光滑的面团的过程。
面团形成的过程是淀粉吸水膨胀和蛋白质吸水膨胀的过程。
面团具有的弹性、延伸性主要是面筋起作用。面筋主要的成分是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
面粉中的蛋白质主要有40%-50%的麦谷蛋白、40%-50%的麦胶蛋白、5%左右的麦清蛋白、%的麦球蛋白。
面团具有的筋力主要来源于面筋的网络结构,面筋的网络结构是面粉蛋白质分子中的硫氢基(-HS)形成二硫键(-S-S-)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①初期阶段:干湿原料在搅拌混合,面粉颗粒吸水,形成一个粗糙,湿润的不成团面块。用手拿起粘手,分离,无弹性和延伸性。
②面筋生成阶段:此时面粉颗粒将配方中水分全部吸收,面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不再粘附缸壁,搅拌水化作用基本结束。初期的面块开始成团,但用手捏面团时,会发现依然表面粘湿,缺乏弹韧性。
③面筋扩展阶段:随着时间继续,面筋进一步延伸,扩展,面盘初步交联,面团已出现弹性,用手捏拿面团时,表面不再粘手而赵于光滑柔软。用手拉扯,已初步延伸,但仍易断裂。
④搅拌完成阶段:经过长时间(大约20分钟左右)的机械搅拌,面的蛋白质分子移位并发生了二硫键交联。形成了立体网络结构,此时,面筋已完全形成,外观干燥,柔软而且有良好的延伸性。面团发出拍打搅拌缸声,采用“拉膜法”取一块面团用手拉伸,面团细腻有弹性,形成一光滑而均匀的薄膜,此时应立即停止搅拌。将面团拿来出搅拌缸,反之再继续搅拌,会搅拌过度,出现面筋断裂,水分外溢,再不能做出优质面团。
因为搅拌不够做出的面包往往体积不够,塌陷和内部粗糙;搅拌过度又会使面包无法挺起,内部多空,所以为了能较短时间内得到完好的面团,最好在加水适量,控温适当,配方精确的同时,选择高速搅拌机,如无条件购置也适当减少5%左右的加水量,在搅拌到第二、三阶段时,通过压面机反复压制,使面筋重新排列,充分扩展。
3.面团发酵的机理
由搅拌调节器制好的面团即可进入发酵工序,发酵(无酵法中称为静置)也叫基础醒发,是继续搅拌后制作面包中的第二个关键环节,如果这一环节再控制适量,面包品质已有了50%的保证。
①发酵目的:A:使酵母大量繁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促进面团体积膨胀。B:改善或完善面团加工性能,使面团具备完好的延伸性,减少操作弹韧性,更加利于操作并不下几道工序创造基础条件。C:使面团进一步氧化,面包组织更为细腻,面包气味芳香。
②发酵原理:酵母的发酵作用是酵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