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荷兰属北欧会计体系, 所以荷兰会计与德国会计有着某些共同之处, 特别是在税法对会计的影响上。然而, 荷兰会计又有着与德国会计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 它带有许多英美会计模式的特色, 表现为公司法和会计职业界共同对荷兰的会计环境产生影响。这一国家集群包括荷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与日耳曼和拉丁会计相比,北欧会计比较乐观,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也较高,但与盎格鲁-萨克逊会计相比则要略逊一筹。一、会计总体特点(一) 强调现值计量基础荷兰会计界由于坚持企业经济学的会计方法和强调重置价值或重置成本的重要性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们认为, 会计上关于资本和收益的概念必须与经济学的概念相一致; 如果资本不能得以保全, 空谈收益是毫无意义的, 因物价变动带来的增值不能视作收益。由于荷兰的影响, 欧共体第 4 号指令在资产计价方面做了折衷的规定, 存货及固定资产计价基础原则上按历史成本, 但如成员国法律要求企业采用或允许企业采用现值计价, 目前也可遵从其法律的有关规定,将来视经济、货币等发展趋势再作决定。现行价值会计在荷兰会计中有一定的地位,公司按历史成本编制财务报表,同时在报表注释中仍需披露有关现行成本信息。(二) 基于微观实用,而不是宏观控制荷兰会计与其他西欧国家不同, 税法对法国和德国报表有直接影响, 而荷兰的会计报表和纳税报表则是截然分开的。会计所得需要经过一定的摊配和调整才能与应税所得数字相衔接。这种差异促使荷兰较早地运用了递延所得税会计。递延所得税通常在完全分配基础上采用债务法进行核算。(三) 强调经济学理论对会计的指导作用荷兰会计界强调经济学理论对会计的指导作用, 不仅在资本保全理论上偏爱实体资本保全理论下的现行成本会计,而且还致使荷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详细、具体的会计准则不够重视。 1940 年,荷兰还普遍认为商业的和经济上的一般性结论已经满足公司对外报告的需求, 更详尽的原则已无必要。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才成立制定详细会计准则的机构,但该机构制定的具体会计准则仍强调会计计量属性的自由选择。(四) 会计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最为充分荷兰大型企业通常提供 10 年的比较会计数据。荷兰属于会计水平较高、会计数据可靠的国家。(五) 在民法中规定了会计报表体系荷兰的会计报表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报表的注释。财务状况变动表在民法中未提出要求, 但一些国家性的大型公司多半编制此表,以满足国内外各有关方面的需要。荷兰的公司会计报表规定有统一格式。这同欧共体其他成员国的情况是一样的。为了遵循本国在财务报告方面的传统灵活做法, 荷兰当局为公司编制报表保留了一定的机动幅度, 规定公司可从第 4 号指令准许的报表格式中自由挑选( 两种资产负债表格式和四种损益表格式) 。荷兰公司关于社会报告( 如增值表) 的编制主要是自愿的, 不仅受到雇主联合会的支持,而且也被雇员看作是与公司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二、会计法律荷兰与大多数大陆欧洲国家一样, 属于成文法系国家, 其公司法包括在民法中。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 会计职业界普遍认为, 企业经济学的一般结论已经能够满足公司对外报告的需求。因此, 民法只规定了基本建账原则和简单的信息披露要求, 由于对财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没有详细的法律要求, 会计处理的灵活性极大。 1970 年9 月 10 日,荷兰通过企业年度报表法案,该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