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劫后余生] 劫后余生的感悟.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劫后余生] 劫后余生的感悟.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3/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劫后余生] 劫后余生的感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劫后余生] 劫后余生的感悟

  1943年12月15日,更新型的T-34/85被同意大批量生产,这种拥有3人大型炮塔及1门倍口径85毫米加农炮的型号和以前的各型T-34/76相比,在火力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装甲防护和机动性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这款优异的车型当年就生产了283辆,到1944年产量则猛增至11000辆。其次,即使客观地说T-34/85的战斗力不及PzKpfw V,不过因为PzKpfw V的生产数量历来全部是供不应求,因此1944年绝大部分德军装甲部队仍是以PzKpfw IV为主力,即便是经过改善的多种长身管型PzKpfw Iv,对付T-34/85也是力不从心。因此德军坦克手们很期望能得到T-34/85。
  1944年,战场形势时过境迁,处于全方面战略守势的德军已经不可能再像1941~1943年那样大批缴获苏军装备了。在被德国缴获的战利品中,T-34/76的百分比远远超出T-34/85,因为,绝大多数T-34被缴获的时间是在1941~1943年中,这段时期德军在东线总体上是处于攻势,苏军在后撤中往往来不及对战损车辆进行回收,另外,在1940~1944年,各型T-34/76的生产数量达成了35 119辆,这个令人恐怖的数字首先说明了苏联红军对其的依仗程度,其次,如此庞大的装备规模自然也使T-34/76被缴获的机率大增。而T-34/85从1943年末才开始生产,此时苏德双方的攻守形势已然发生了逆转,自然也使T-34/85落入敌手的机会不多。不过也有例外:1944年6月,第5SS“维京”装甲师在华沙周围的维斯瓦河前线缴获了5辆T-34/85,在喷涂德国家标准志后随即便投入了战斗;第252步兵师则在东普鲁士也俘获了5辆T-34/85并一样纳入麾下。另外,有资料称第7装甲师也使用了最少1辆被缴获的T-34/85。但总的来说,和T-34/76不一样,落入德军手中的T-34/85数量极为有限。
  在大多数情况下,T-34/85一经缴获就要被上缴,用于后方陆军武器局装甲兵器研发部门的多种测试。1944年8月,陆军武器局第6处就曾在里堡的造船厂里为一辆缴获的T-34/85换装了从损毁的“虎”I坦克上拆下的KwK36 L/56型88毫米坦克炮,而被搬到T-34/85上的其它“虎”I部件还包含火炮防盾、前大灯、指挥塔和炮塔后部起配重作用的巨大方型储物箱。1944年末,这辆奇特的德国版T-34/88在第12装甲师的编制内参与了惨烈的库尔兰战役,在库尔兰港口城市利耶帕亚郊外的一次战术进攻行动中,该车在损毁前共击毁了8辆红军坦克。
  二战后期德军使用T-34的情况
  因为综合性能很平衡,再加上结构简单耐用度高,更主要的是缴获数量巨大,因此只要条件许可,德军中的大多数T-34 747及同系列的SU-85、SU-100和SU-122等变型车一直服役到了战争的结束,德军甚至为T-34专门编写了使用手册。而且,在德军中服役的T-34备件历来就不是个棘手的问题,这关键得益于战场上落入德军手中数以千计的苏联坦克残骸,从这些残骸中取得的零件有效地支持了T-34的运转。直到1944年末,退伍和战场损坏的T-34坦克的零件依然被拆下作为T-34、SU-85、SU-100和SU-122的备用零件使用,车体则作为试验和打靶的目标。截止到1944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