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儒家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儒家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3/7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儒家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儒家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

  儒家思想的演变
  1、儒家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汉代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接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
  宋明发展为理学: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明清时期的新发展:李贽的异端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有关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
  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主要组成。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形成 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等。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仁政”学说、“民贵君
  轻” “性善论”等。荀子的思想——人定胜大思想、“性恶论”、礼法并施等。从孔子创建儒家提出学说,经过孟子、
  荀子的总结、改造和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愈加完整。
  特点 儒家思想较为详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有关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
  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标准;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和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
  地主阶级冷遇。
  3.汉代儒学主流思想地位确实立
  背景 诸侯王国威胁中央政权、匈奴的威胁使统治者认识到加强中央集权的必须性;汉武帝时期,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政治上深入开拓大一统国家的需要;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
  要。
  董仲舒的思想 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②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学说;③“三纲五常”学说是为人处世的标准,成为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④针对土地吞并严重和百姓牛活困顿的
  现实,提出“限田…„薄赋…„省役”的主张。
  意义 ①有利于国家统一;②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③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
  地位,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④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施“仁政”;⑤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
  展。
  4.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
  背景 社会形势发展改变和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儒学独尊地位动摇而出现危机,佛、道、儒“三教合
  一”时尚的出现。
  理学的概念 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理学足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吸收了有
  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的儒学。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宋代形成理学,即道学,汲取了佛、道中的有益内容,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而形成
  新儒学。北宋有程颢、程颐,她们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络起来,认为仁是万
  物俱生的;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提出“理气论”和“心性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陆九渊提出“心学”;
  到明中期,王守仁深入发展为“阳明心学”,其思想关键是“致良知”。明清两代,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理
  学从哲学方面发展了儒学,为专制等级制度制造理论依据,所以成为官方哲学。 影响 首先是主动的,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含有主动的影响;首先是消极的,它
  所要求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这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性,压抑思想进步。消极影响是
  突出的。
  5.明清时期儒学的传承和创新
  背景 政治上,中央集权化和专制制度的加强,严重地阻碍了历史发展和进步;经济上,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和发展;思想上,理学走向“极端”,引发大家的思索和批判。
  主张 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黄宗羲强烈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因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她反对
  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
  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王夫之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
  唯物看法。她还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的辩证法思想。
  影响 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造成了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和基础。
  含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但在君主专制强化、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传统儒学文化根深蒂固的
  影响下,在当初没有形成主流,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