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肖邦钢琴比赛 对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肖邦钢琴比赛 对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反思.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3/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肖邦钢琴比赛 对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反思.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肖邦钢琴比赛 对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反思

  第15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结束已经有四个月了,但大家对比赛所倾注的热情仍然不减。同时,大家也对这项赛事的独特征、对“肖邦现象”和肖邦音乐在今日世界中的地位有所反思。   当一位业余钢琴手演奏《前奏曲》《夜曲》或《玛祖卡》等简单的乐曲时,会对自己的发明性有所感悟。不论对于专业演奏者还是对于敏感的听众来说,这些乐曲或许就是她们探索艺术奥秘的漫漫长路上的伴侣。
  自肖邦年代至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有显著改进,世界也变得今非昔比。伴随技术的进步,原先肖邦需要几周时间完成的旅行,今天只需数小时。我们的穿着打扮已不一样,我们有了电视、互联网等等。
  然而人类、作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努力争取满足其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拥有复杂的感情生活乃至心理需求。这一点却未有丝毫的改变。
  肖邦在其作品中,有意识或更多的是无意识地向我们传达了她的深切关注。我们知道肖邦的一生充满猛烈的动荡变幻,而她的音乐对此也有所反应。在其华美精巧、不落俗套的音乐之下,我们能够看到她深邃的个人情感:直面生活的苦和乐,生活中的烦恼和茫然,渴望和期盼,和时隐时现的只有在梦境和幻想中才能找到的点滴幸福。
  当我们今天聆听或评议肖邦音乐时,我们是否有充足的能力架起一座通向作曲家的桥梁?我们能否了解和体验到作为音乐家的肖邦、抑或作为一般人的肖邦所含有的情感?今天的我们是否含有足够的敏锐性或勇气、善意和信念,去相信这一切可能确有其事?对于作曲家的真诚忏悔我们有否做出回应,敞快乐扉地接纳其中的意韵,和关乎高贵、尊严和善意的纯粹之美?
  现今这个时代似乎孕育不出如此的人生观。罗曼蒂克在今天已行不通。把真诚和直率视为懦弱和缺乏主见,这已是司空见惯。在锲而不舍地追逐成功和辉煌业绩的过程中,真正的价值观已无人问津。
  在音乐界,在钢琴演奏中,我也看到有相同的趋势。然而,卖弄炫耀之风引发了争议。敏感度稍差的演奏者和听众经常沉溺于对肤浅、华丽的演奏的欣赏而无法自拔。她们并没有得到表面之下更为主要的艺术真谛。
  含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渴望在肖邦比赛中取得成功的演奏家来说,其精湛技艺和强烈的个性正是其获胜的一个障碍。过分的自由放任而没有深刻的思想积淀,使青年钢琴家更难以达成多种演奏手法的适度友好和平衡,而这二者在肖邦音乐中全部极为主要。
  肖邦比赛并不是专为技艺超群的钢琴家而设的竞赛。其它部分比赛却是如此,它们欲将青年演奏家推上世界舞台,而且做得相当成功。然而,华沙的比赛威望极高,也给了获奖者成名的机会。这项比赛面向的是对肖邦的音乐内涵已经有独特了解并对其表现出应有尊敬的演奏家。
  肖邦音乐的演奏传统很丰厚,不过,不能毫无主见地模拟前辈大师――复制件总没有原件值钱。诚然,音乐演奏的美学观念在不停改变,不过钢琴家在受强烈欲望驱使而想以创新方法有别于其它演奏者时,不能对传统熟视无睹。这种态度是危险的,对于作曲家来说往往也不公平。
  这里,我想要绝对明确这一点:紧紧围绕乐谱并不会对演奏者的个性有任何制约。肖邦的音乐为钢琴家留有足够的天地施展其精湛技艺、想象力、性情和个性,同时又忠于肖邦的美学观。
  对于肖邦风格的争论能够无休无止。自由派人士 期盼创新性的诠释,她们争辩说我们不知道肖邦本人实际的演奏情况,因为她的演奏没有留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