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酸雨的危害及防治研究报告班级: 指导老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又是春暖花开的一个季节, 2010 年的春天,虽还未到来,但可以想象:初春的毛毛细雨,慢慢地,细细地飘洒下来,更多的是浪漫的氛围。然而,这样的想象,还可以成为现实吗?问自己,在很多地方,其实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已告别了我们。近年来,被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就像无形杀手,侵害着我们美丽的地球,每一寸每一寸的土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什么是酸雨呢? 酸雨是指 PH值小于 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在酸雨的成分中,硫酸占 60% 、硝酸占 32% ,盐酸占 6%,其余是碳酸和少量有机酸。酸雨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的,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将与日俱增。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酸雨区,分布在北欧、北美和中国,我国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 面积达 200 多万平方公里的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我国酸雨面积扩大之快,降水酸化率之高,在民办上最罕见的。下面,我们小组对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进行了探究。“酸雨”本意是指酸化了的降雨,酸雨是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转化成水溶性的硫酸,硝酸,形成酸雾或被润湿的大气飘尘所吸附,伴随着降雨一起,使雨水的 PH值下降而成为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业上无节制的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这些气体和水分子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再随着水分子聚集而降到地面正常的雨水。由于溶有二氧化碳而略呈酸性,PH值大于 PH值均小于 。酸雨是大气中的酸性物质(气态或是浮状)在降水过程中引起的一种酸性水,是大气环境质量综合因素的客观反映。大气中的酸性物质有 a入(主要为 a飞),NOx ,HCI 弱碱性盐类,有机酸,以及由醛、酮和芳香烷烃等复杂的大气环境中演变而成的有机酸。二. 酸雨的危害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其污染是世界性的,而且日益扩大。目前,整个欧洲都在降酸雨,美国东部一些地区酸雨的 pH 值竟达到 ,俄罗斯西部地区酸雨的 pH值也为 ~ 。酸雨亦席卷着亚洲,如日本、印度南部和东南亚等国也在降酸雨。我国的酸雨危害亦非常严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我国目前酸雨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 30 %。长江下游地区每三次降雨中就有一次酸雨。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一) 酸雨破坏水土环境, 引起经济损失, 它可以破坏大面积的森林和农作物。因为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植物难以生长。其次酸雨伤害植物的新生芽叶,因为春天,大多数植物刚刚发芽,而这些嫩叶往往经受不住酸雨中的二氧化硫的冲洗,容易发生病虫害或干枯而死亡,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据报道,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的森林受酸雨危害率高达 30~50 %。我国南方重酸区已出现一些严重的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市郊地区 50 %的松树枯死;峨眉山金顶冷杉的死亡率达 40%;浙江西天目山因酸雨的影响使大片的柳杉死亡; 柳州市区和郊区的林木也出现较严重的酸雨危害。植物对酸雨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叶片,叶片受损后会出现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