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化擂茶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安化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梅山古邑,传播着古老的梅山文化和繁缛的梅山礼仪,在那宽阔的地域上,有着多个小城,在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的记忆中,安化擂茶常听母亲提起,也念叨过喝擂茶的繁琐,记得清楚的是喝好擂茶要去安化,才知道那些讲究和韵味。我家在新化与安化的交界线上,前面靠着前安化、后面靠着后安化,步行一小时就到。
在家乡呆了十九年,没有好好喝过地道的安化擂茶,更没有做过深的品味。流落长沙,虽时有回家探亲,生活的疾苦摆脱不了尘世的纠缠,多年只在记忆中惦念安化擂茶。
2009年春节前夕,我到安化县东坪镇探望刘子成先生,品味了惦念已久的安化擂茶。
擂茶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起于汉、盛于明清,其色香味、工艺制法、习俗礼仪、药效食用等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在安化、桃江、益阳、常德、新化有一定知名度,早被人熟识。一九八五年,日本人专程到安化考察茶种起源和制作工艺,将擂茶工艺带回日本,广为传播,大受欢迎。
安化是中国名茶产地,现在有名的黑茶已经有些历史。黑茶是个古老的茶种,可以追溯到蚩尤退出中原,偶居梅山。梅山山深林密、水恶瘴笼、蛇蚁蜂虫无所不在,高山密林中的茶叶成了消炎化毒的良药,慢慢被用于饮用。民间把擂茶列为药茶,加上草药擂于茶中,既解渴又治病。
安化人热情好客,遇上客人,见面第一句是“快进屋,喝茶!”喝茶就是擂茶。
擂茶分原料、辅料两类,原料有大米、芝麻、玉米、绿豆、黄豆、姜米、花生米、盐、茶叶等,经过擂钵,纯靠手工擂成浆糊状,加开水冲泡即可饮服。辅料有花生、葵瓜子、南瓜子、麻糖、猫耳朵、薯片(条)、糖粒、饼干等九碟,多为炒熟的香脆之物,也有一两样副食品,边喝茶边吃碟子,打发饮茶间隙。
擂茶的辅料、副食一般炒好准备,用时装碟即可。主料一定要手工现场擂制,有客来,边烧开水边抓大米放擂钵里研磨。擂钵用陶制带棱槽土钵,擂棒用油茶树原木,加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