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孪生兄弟戊戌戍戎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戊、成、戍、戎这四个字,外形看起来非常相似,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稍不注意还真会弄混淆呢。它们都是“戈”部,“戈”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因此这四个字的本义应该都跟战争有关系,所不同的是左半边或点或横或叉,因此有人编了“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个顺口溜,来帮助区别和记忆。
戊:戊本来是一种兵器,有人说是斧钺。但是戊很早就不再表示兵器,而被借去记录时间了。古代人们不像我们今天一样用公元纪年,而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比如睑年就是“辛卯年”。天干有10个,地支有12个,天干和地支配合起来可以有60种组含,因此60年就称为一个“甲子”。所谓的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戊在其中排行老五。戊有时也用来排等级或次第,比如有的学校会用甲、乙、丙、丁、戊等来安排班级次序;老师改作业时,也会用甲、乙、丙等来表示成绩,如果你的作业簿上被写上一个大大的“戊”,那可真是惨不忍睹哦。
戌:戌也是很早就被借去记录时间了。纪年用的12个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成”排在第十一位。中录每天的时间也是用12个地支来表示的,每个地支包括两个小时,子时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依此类推,“戌时”就是晚上7点到9点。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掌握政权,长期“垂帘听政”。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光绪皇帝采用康有为等人实施“戊戌变法”(天干是戊,地支是戌,指戊戌年即1898年所实施的变法图强运动),不料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反扑,发生了“戊戌政变”,包括谭嗣同在内的6位改革派人士被捕杀,这6位后来就被称为“戊成六君子”。
戍:在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里,戍写作“壬”,意思就是一个人拿着戈(兵器)在守卫。因此戍有“戍守”的意思,引申到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