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研究.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3/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研究
  [摘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积极履行我军新时期历史使命,决定了军需保障在平时不仅要做军事斗争准备,而且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随时担负起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为政府分忧,为众解难,为军队增光。因此,积极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特点,保障对策有着积极地意义。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 军需保障
  
  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积极履行我军新时期历史使命,决定了军需保障在平时不仅要做军事斗争准备,而且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随时担负起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为政府分忧,为众解难,为军队增光;同时,通过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锻炼,增强实战军需保障能力。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研究的主要特点
  
  非战争军事行动通常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军队力量依法积极参与,这对军需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事发突然,军需保障必须预有准备、快速反应。
  突发公共事件的本质特征是骤然而至令人始料不及。正如洪灾的从天而降,社会动乱的骤然而起,瘟疫的不期而至,地震的突如其来。在这时候,如果人们准备不足,反应迟缓,未能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往往导致事件危害迅速扩大、损失成倍增加。由此可见,军需保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居安思危,积极防范,快速反应,紧急处理,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力量多元,军需保障必须统一指挥、密切协同。
  军需保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由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承担的都是急难险重任务。军需保障往往要从诸军兵种同时抽派多支不同类型的应急保障力量,与武警部队、地方支援力量奋战在同一“战场”。由于他们隶属关系不同,保障渠道多样,军需保障协同关系相当复杂。其中,既有军、警、民间的协同,也有军队内部军兵种间的协同;既有军需系统内部的协同,也有军需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协同。如果协同得好,便可形成合力,有效应对;一旦协同不好,则会一盘散沙,应对无力。例如,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军需保障工作之所以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诸军兵种军需保障力量能够在总部统一组织下,密切协同,团结奋斗,形成了合力。

  
  (三)情况复杂,军需保障必须科学判断、灵活应对。
  非战争军事行动,通常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等几个方面。它们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规模和危害程度既有一定的规律,又有很大的随机性,加上发展变化很快,给军需保障组织指挥和实施保障带来较大困难。这就要求军需保障必须及时了解掌握突发事件的动态情况,科学判断事件性质、情势发展和军需保障力量需求,准确把握时机,科学编配和运用应急保障力量,采取针对性措施,机动灵活应对。
  
  二、军需保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对策措施
  
  (一)构建指挥体系。
  统一指挥是确保军需保障科学组织各种力量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手段。适应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军需保障的需要,借鉴外军的有益做法,依托军队现有指挥体系,建立由军需物资油料部、军区联勤部、联勤分部三级构成的应对突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