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文档名称:

高一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ppt.ppt

格式:ppt   页数:8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ppt.ppt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5/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ppt.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课标与考纲解读(一)课标要求 ,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 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二)考纲呈现 (三)学习提示 ,有关部门进行听证和公开征求意见的事例,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内容、方式和途径。 ,分析村民自治的完善和成就及村民如何行使权利进行民主管理。 ,明确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探究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一)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与突破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缺点能为选民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能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较适宜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优点正式侯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选民先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选民直接投票选举含义差额选举等额选举间接选举直接选举从候选人角度从选民角度项目学习小贴士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 (1)直接选举适用于县级以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及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选举。(2)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各级人大代表、乡镇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 (制约因素) (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群众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 (1)公民只有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 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3)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提高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1)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真正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2)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3)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二)题眼突破对民主选举模式—“海选”的认识在政治生活中由选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进行选举,犹如从大海中捞取珍珠一样选择自己信任的人,就是海选。“海选”是中国农民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一种直接选举方式,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村官直选”。“海选”的原则、方法、程序已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选民充分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过程更公正和选民参与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