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21年身份证姓名查询争辩基因身份证.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身份证姓名查询争辩基因身份证.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4/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身份证姓名查询争辩基因身份证.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身份证姓名查询争辩基因身份证
  很多最新生物技术全部免不了会有伦理学方面的争议,而“撒谎或是不撒谎,正确还是不正确”才是问题的关键。   9月15日,“2021杭州(中国)寻亲大会”在西子湖畔举行。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的寻亲者,抱着渺茫的期望,在会场中面对面接触。这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寻亲大会。然而,大家仍然难以期待有很高的成功率。就在今年,中国第一个寻亲基因库开始建立,这可能会为那些人间悲剧提供一个新的结局。
  寻亲
  2021年4月20日,正在宜兴的家中忙碌筹备5月1日“寻亲大会”时,“寻亲大姐”吕顺芳家中的电话响了。电话来自北京,电话另一端,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判定中心的赵立见表示:华大方瑞期望为寻亲孤儿们建立一个寻亲基因数据库。
  事后,吕顺芳对笔者说,接到电话时她很快乐,因为她早就知道华大方瑞曾参加了印尼海啸遇难者身份确定,“对她们还是比较信任的”。
  5月1日的寻亲大会上,华大方瑞的两位教授――于晓光和赵立随身携带了取样用的物证袋、纱布和表格。两人为中国的第一个寻亲基因库采集了400多份血样。
  在一次寻亲孤儿的小型聚会上,来自北京的寻亲者李冬梅(化名)表示,自己正准备周末有空就去取血,加入寻亲基因库。李女士告诉笔者:自己的记忆是从被领养的那天开始的。50年前,养父母先想好了名字,然后从孤儿院抱养了只有多个月大的她――现在的名字和抱养日期被登记在孤儿院的统计里――那是她今天能找到的唯一资料。
  谈到这些经历时,李冬梅的表情十分平静,对她而言,寻亲基因数据库似乎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期望。
  卡片
  “经过了50年,相貌、胎记、疤痕等表面特征的寻亲结果变得不可靠。只有DNA这个终生不变的标识是最科学、最正确的方法。”谈起基因寻亲,寻亲基因库关键责任人于晓光这么说。
  她说,她们以前一直在考虑“基因身份证”计划。“这种基因身份证,统计了你的一些遗传特征,依靠这些特征,就能够把你和其它人区分开来。即使平时没有什么作用,但万一发生了重大灾难,它很可能是识别一个人身份的唯一方法。”
  DNA双螺旋结构发觉者之一、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曾经描述过一个全基因图谱――把一个人的全部的基因信息统计下来,研究这些信息,就可能知道你的高矮肥瘦、易感染什么样的疾病,甚至含有何种性格特征――即使最终一条常被批评为“基因决定论”。相关报道则通常把这种包含个人遗传信息的全基因组图谱也称作“基因身份证”。
  “沃森谈到的包含全部基因信息的身份证虽好,但成本实在太高。”于晓光解释说。2021年,美国一家企业提取了沃森的血液样本,计划为她制作全基因组图谱。那张图谱的预算为100万美元,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绘就”。
  于晓光说:“今天的基因身份证通常只统计有限的十多个位点,但靠这些位点已经足够识别这个人了。”对这类遗传信息的应用包含:亲子判定、各类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排除和认定,和重大的灾难性事故的个体认定。
  即使技术上毫无问题,但现在的寻亲基因库还没有成功配正确例子。于晓光表示,这是因为“数据库中的数据量太小了”――现在的寻亲基因库中只有500多份基因样本,而“在13亿人口中要找到一个人,数据库中最少要有上万个样本,才能达成初步的效果”。
  她说,现在寻亲基因库中的数据如此稀少,首先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