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阮次山第三只眼看世界-第三只眼看世界.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阮次山第三只眼看世界-第三只眼看世界.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4/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阮次山第三只眼看世界-第三只眼看世界.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阮次山第三只眼看世界:第三只眼看世界
游走各地的“飞鸟”   “911事件”发生时,阮次山在哪里?她在北京。   北京时间晚上8时许,一直****惯上网浏览新闻的阮次山,回到酒店便上网,结果从互联网上得悉这个惊天大新闻。还看不到2分钟,远在美国的儿子也打电话过来了。
  “我立即和电视台联络,她们也刚接到消息,正忙着直播。我无法立即赶回去,因为第二天早上已安排了访问。可是第二天访问取消,我便安排两位教授在北京进行现场直播的评论。”
  在北京碰到阮先生,已是事发翌晨,当初她正处理机票,欲赶回香港凤凰卫视,晚上便见她在荧幕前作现场评论。
  以后,在南京再见阮次山。她来参与“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这时,她总是被人簇拥着,追问着对“911事件”的见解。
  以后两、三个星期,事态、空间不停更迭,阮次山更是马不停蹄,游走各地。
  1946年,阮次山出生于广西,幼年时迁居台湾,度过了求学阶段,以后在美国住了24年,念硕士、从事新闻工作,乃至参政,替政客进行筹款活动、充当参谋。
  谈起“911事件”,阮次山缓缓回应,历来不见急躁。她是一个说话谨慎的评论家。正因深思熟虎的个性,才成就了一个评论家。
  即使评论家谨言慎行,可是,提到好友一家三口当初也在世贸大厦、飞机击中的第91层楼时,她疾首蹙额,终究露了感情。
  不只是客观那么简单
  阮次山是新闻从业员出身,过去一直坚持新闻是新闻,不能加入评论。即使现在作评论,也会受到新闻专业的****惯所影响:“太要求客观了。”
  以后,阮次山上哲学课时,教授曾告诉她:任何哲学问题全部不可能客观的。“就像开枪一样,两只眼睛瞄不准,一定要闭一眼才行。”
  一样的道理:有“偏”,才有“见”。于是,她说自己所能做到的是,依据了解和专业看法去进行判定。
  “你说:‘这是不是真理?’我不敢说;你说:‘这是不是完全客观?’我不敢讲。可是,最少我是依据自己过去的新闻****惯,做到不偏不倚。因此,我需要掌握更多的事实和材料,进行评论。”
  她说,评论最迷人的地方是,她能够提出一两个概念、或分析一件事情,让读者了解。实际上,这就是在做一个舆论主导者OpinionLeader的工作。
  “大家不了解问题,因为她不是吃这行饭的。她必需靠你来解答。假如我们能提供一个正确的信息和意见,这种满足感是很大的。”
  就是这份满足感,使她在某件事件发生时,立即有了奋笔疾书的冲动。
  评论家广布眼线
  阮次山坦白说,做评论不轻易。
  “评论人必需专精,尤其是国际课题,范围很广泛,包含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等,不轻易评论。”
  然而,阮次山自觉比其它人幸运,曾在两岸三地、西方寓居,使她在评论方面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从小学到大学,我全部在台湾度过,因此,台湾的问题我很了解。”她说,台湾社会深层的一面,不是通常人看报纸就能够了解。很多评论员分析台湾课题时,单凭媒体报道反应的“现实”及客观环境是不准的。
  漫游四海累积的履历和经验,让阮次山在国际舞台上搭通了天地线。任何风吹草动,只消一个越洋电话,她便能够从当事人口中得到凿凿有据的消息。写起评论来,就更合时宜了。
  “我惟一缺憾的是,在非洲没有‘线’,因此了解得较少,写评论也较谨慎。”至此,评论家的必备条件昭然若揭,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