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陆游诗·书愤.ppt

格式:ppt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陆游诗·书愤.ppt

上传人:chuandao1680 2016/5/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陆游诗·书愤.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1125 — 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1154 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 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 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淳熙五年(1178 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 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岁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陆游的诗今存 9 300 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通篇都是围绕着“志”写的。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 “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 “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后两联侧重写现在, “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 “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 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 点了诗题中的“愤”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当时诗人才 36岁。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此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塞上长城”,用典,点明诗人之志。“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 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 《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生活的冷淡心情, 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