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解读《中国式离婚》的婚姻文化心理.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解读《中国式离婚》的婚姻文化心理.doc

上传人:2051982956 2014/7/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解读《中国式离婚》的婚姻文化心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问题历来被认为是反映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关注社会人生的影视作品自然和婚姻题材结下了不解之缘。冯小刚导演的影片《一声叹息》和《手机》涉及到了婚外情问题,90年代末王海瓴编剧的《牵手》探讨了婚内情感维系和女性自立自强的关系,2004年秋,由王海瓴编剧、著名演员陈道明、蒋雯丽领衔主演的23集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则提出了人到中年后如何“保养”婚姻的话题。该剧曾在各地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陆续热播,商业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艺术上却是褒贬不一,毁誉皆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这部电视剧确实存在着一些牵强之处,值得商榷。但商业上的成功和艺术上的缺陷没有必然联系,而且从艺术角度论,再优秀的作品也有不足和遗憾,因为艺术上的完美无缺就是走向死亡。这部电视剧引起的轰动效应除了反映热点问题、演员表演细腻到位、情节好看等因素外,蕴涵于其中的文化因子——传统文化观念的惯性力量及其对当代社会文化心理的渗透、当代文化观念中的价值多元等,也是重要原因,这就给人们提供了从文化角度解读这部电视剧的可能性,具体阐述如下: 
    一、“夫贵妻荣”与男权意识 
    在中国古代,男性总是渴望通过建功立业或寒窗苦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达到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目的,而女性也会或主动或被动地把对方的需求当作自己的意愿,虽有送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的痛楚,也有漫漫等待中“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幽怨,但仍幻想着有朝一日夫君取得“功名”后与自己团聚并过上“夫贵妻荣”的幸福生活,由此而上演了无数出或悲或喜的人生戏剧,成为中国古典戏曲小说中屡见不鲜的题材。虽然历史已进入21世纪,但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却根深蒂固地渗透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表现在现代人的言行中。现实生活中,不管是职业女性还是家庭妇女,都程度不同地渴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够出人头地或者更优秀,于是自觉给他们腾出时间精力去“外面的世界”打拼,以求对方能获得一片发展的空间。在这种社会性心理的暗示和要求下,男性面临着必须成功(包括做官、做学问和经商)的压力,否则就被认为是平庸之辈,但社会公认的成功者毕竟是少数。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式离婚》正是抓住了现代中国社会存在着的比较普遍的现象和心态做文章,只是从现代知识女性的形象塑造上切入而已,面对社会转型期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女性被激起了对物质生活的欲望和追求,但她们又大多像女主角林小枫一样自身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于是将希望寄托于有实力或有一技之长的另一半,这就是女性的“夫贵妻荣”的期待心理。 
    本剧的前几集中,女主人公林小枫不断用责难甚至羞辱性的言语刺激丈夫“跳龙门”去外资医院。她很清楚,凭自己一语文教师的职业是无法让家庭改变现状步入小康的,希望自然落到有“宋一刀”之称的做医生的丈夫身上。于是我们看到林小枫的脸色“阴晴”随宋建平的去留决定而变化。当她在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之下辞职时,潜意识中是把宋建平的丰厚收入作为后盾的。宋建平发达后,她也确实体验过作为“夫人”的荣耀,那是高飞因有求于宋建平在第二次老同学聚会上把林作为聚焦点,回来后她满面春风地对丈夫说:“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了夫贵妻荣的滋味。”面对物质条件的富足而感到自己的自尊受到伤害时,作为知识女性的小枫于悲代写essay:没有女人不希望夫贵而妻荣的,可是,当夫贵而不能妻荣的时候,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