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做业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格式:doc   大小:4,00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做业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4/29 文件大小:3.9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做业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解答: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1)小型工具。一般是价值低于 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
 
2、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指 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全年粮食产量
万吨
46251
45262
45711
43067
46947
全部工业增加值
亿元
39570
42607
45935
53612
62815
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89404
95933
102398
116694
136515
全年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2619
36898
43202
55118
70073
(1) 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
(2)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试将以上所列指标按生产成果价值测度的分类进行划分:
(3)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解答:(1)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有:
生产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
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方法:
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
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
(2)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包括两种:一个是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一般称为总产值或总产出,另一种是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一般称为增加值。生产成果的总产值或总产出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价值,具体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它与经济学中一般表示的(C+V+M)的总价值或总产出是一致的。全年粮食产量属于全部价值的范畴。
从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出发测度生产成果的价值,是指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新增加的价值部分进行计算,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全部工业增加值、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属于新增价值的范畴。
(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
(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
(8)生产税610亿元;
(9)生产补贴15亿元。
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帐户。
解答:
(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
中间消耗=总产出—GDP=15000-10287=4713(亿元)
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
=10287—1480—5240—(610-15)=2972(亿元)
(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国内生产总值帐户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
总产出 15000
减:中间消耗 4713
总消费 8110
居民消费 5600
公共消费 2510
总投资 2037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010
库存增加 24
贵重物品净获得 3
净出口 140
出口 1200
进口 1060
劳动者报酬 5240
生产税净额 595
生产税 610
减:补贴 15
固定资产折旧 1480
营业盈余 2972
国内生产总值 10287
国内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