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一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课题
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 目标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
.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够恰当地
描述1000以内的数的大小。
.能在实际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能说出千以内
的数位名称。
教学 重难点
正确的数数和理解 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课前复习
1、一个一个的数,从 20数到30
2、五个五个的数,从 30数到50
3、从50数到100你们想怎么数?
4、100里面后几个十,
10里向有几个一?
二、认识千以内的数。
1、数百以上的数。数一白零几的数。
强调109到110数的关键点。数 111——121。151-171
2、认识百位。出示数位顺序表
个位、十位,认识百位。千位。强调从右边起A位是个位
3、一百一百地数到 400。
4、再十个十地数到 490。
5、再一个、一个的数,数到 494。
6、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数字 198、199、200、201。
7、学习数的读写让学生自主学习说一说如何读数?
8、学生抽象数数。
一百一百地数,510第一710。
十个十个地数,710——890。
一个一个地数,890—— 903。
9、讨论演示:一个一个地数, 890 ——903。
10、一个一个地数, 903——1000。
调整小止方形一一读一一写一一 10个一百是一千。
三、生活中一千以内的数。
四、读数写数练习。同桌合作一个读一个写 870、123、320、521、199、100
课题
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 目标
1、知道各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 重难点
数的组成
教 学 过 程
一、小组交流第 5页2、3、4、7题
1、 订正答案。
2、确定出交流的问题。
用计数器边拨珠边数数,重点是拐弯数整百的节点。
二、全班交流。
三、自主练习。
(一)填空。
1、10个,是(),10个卜是(),10个,白是()2、一白九十九前回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3、739里有()个百,()个十和()个一。4、358里有3个(),5个()和8个()。
5、5个百和3个十是()。6、5个百和3个一是()。交流十位上为什么用 0占位?
7、3个百和5个十是()。8、3个百和5个一是()。
9、507 读作()。
10、888百位上的8表示8个()十位的8表示8个(),个位的8表示8个()。
11、1000是()位数,最高位是( )位,
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二)判断。
1、456读作四五六 ()2、F零九写作 390 ( ) 3、3个百和6个十是306 ()
4、最大的一位数是 9()5、最小的两位数是 10 ()6、389舟-个数是400 ()
7、709是由7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 ()
课题
认识算盘
教学 目标
1、认识算盘。
2、继续巩固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
3、认识算盘,会在算盘上正确表示 1000以内的数。
教学 重难点
会在算盘上正确表示 1000以内的数
教 学 过 程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功用
在很久很久一起,人们开始用石子计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计算,再后来人们发明了用小棍子把珠子串 起来,作为计数和计算的工具,那就是算盘,后来慢慢地改进成现在用的算盘。
二、观察算盘,了解算盘的结构
介绍算盘的框、梁、档、珠,区分上、下珠。
算盘歌:长长方方一个框,四边框来中间梁。梁上架着许多档,上珠下珠档上放。
三、介绍计数原则。
一个上珠表小 5, 一个下珠表小 1。
四、实际应用。
认识算盘上的数位,从右边起个位、十位、百和千位。
先从简单两位数拨起,23和59
1、一起在算盘上表示: 587
2、想一想5怎样表示,8怎样表示? 7怎样表示?满了 10怎么办?
3、指名表示:850 805
4、一个一个地拨,从 587拨至IJ 600。
5、同桌两人一个说数,一个拨数,互相练习。
五、巩固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第 8、9题。
六、自主完成第10、11题与课外实践。
课题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 ,能说出个位、十位、
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等活动, 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 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