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 录
补充勘察的目的3
补充勘察钻孔布置原则及编号4
补充勘察钻孔位置及深度4
补充勘察的方法及流程6
补勘实施及技术要求7
钻探7
钻探编录9
取样9
原位测试9
室内试验10
资料整理及勘察报告编写10
人员及设备10
补勘进度计划11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11
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12
预防噪音污染措施12
现场施工管理措施12
xx市轨道交通xxBT项目xx站~xx站区间由两条圆形盾构隧道(大部分部采用矿山法开挖,盾构机拼装管片通过)及相关附属工程组成,。其中,右线设计起讫里程为DK09+~DK11+,线路在DK11+ =右DK11+,,。区间左线设计起讫始里程左DK09+~左DK11+,线路在左DK11+=左DK11+,,。区间线路出xx站后往南穿过xx市xx制品有限公司厂房用地,横穿xx路后继续南行第一次下穿xx高速,然后以400m曲线半径往东第二次下穿xx高速后进入xx,最后在xx路以东进入xx站。安~农区间区间线路概况见图1-1。
图1-1 xx【xx站~xx站】区间线路概况图
xx站~xx站区间DK10+~DK11+、DK11+~DK11+,本区间地势起伏较大,~。
该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可分为2个亚层:①1素填土、①5杂填土。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可分为7个亚层:④1淤泥、④4黏土、④5粉质黏土、
④7粉砂、④10粗砂、④11砾砂、④12圆砾土。
(3)第四系上更新统坡积层(Q3dl),可分为2个亚层:⑥1黏土、⑥2粉质黏土。
(4)残积层(Qel),按照其大于2mm颗粒含量(%)可分为1个亚层:⑦1砾质黏性土。
(5)燕山期花岗岩(γ53),可分为4个亚层:⑧1全风化花岗岩、⑧2强风化花岗岩、⑧3中等风化花岗岩、⑧4微风化花岗岩。
xx市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气候和降雨量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每年5-9月为雨季。
本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条件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在冲洪积砂类土、黏土、粉质黏土;坡积黏土、粉质黏土;残积砾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强风化及中等风化花岗岩中。~,~。~。
地下水总的径流方向为由北向南。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主要是蒸发和地下径流。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的渗透。
由于地层的渗透性差异,砂层及基岩中的水略具承压性,基岩裂隙发育,孔隙水与裂隙水局部具连通性。
岩石透水性与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关系紧密,节理裂隙发育的。不均匀性导致其透水性也不均匀。
招标阶段详勘勘察钻孔169个。勘探孔类型分为技术性钻孔(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孔)和鉴别孔(标准贯入试验孔)两种。勘察钻孔布置及试验数据详见《xx市轨道交通七号线工程xx站至xx站区间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详勘报告所提供的地质资料基本满足盾构施工的需要。由于详勘揭示本标盾构段地层复杂多变,隧道沿线建筑物密集。且盾构隧道穿越地层局部地段存在连续砂层,为降低盾构施工风险,保证地面建构筑物及管线安全,确保总体工期要求,需通过补充勘察进一步核实本标段地层分界及地层特点,为后续盾构施工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1)进一步查明本区间范围内地层分布、地层层序、地质年代、岩层